此话让两方文武目瞪口呆。
童贾生此话更为直接,直接顺杆往上爬开始想将戏言变成封令了。
此话有些大胆了。
没听到大王(秦王)说是戏言么?是否戏言暂且不论,但你童贾生直接讨封,就有以言挟君之嫌了,若大王(秦王)真的只是戏言呢?
李政似有深意的看着童贾生,随即哈哈大笑道:
“你啊你,一年前孤没给你开口的机会,今日终是让你找到了…”
“孤自是愿与老兄弟成为亲家的,但此事还得承业认可才行,毕竟承业乃孤孙儿之父。”
“大王说的是。”童贾生笑着点头,看向安阳再拜道:“请殿下恩准!”
李政笑着看向安阳,“承业意下如何?”
安阳权衡一番,爽朗笑道:“虽说安民与我那世侄女还小,本应待稍大一点,相处一段时日方可决定,不过既然父亲允诺,童叔愿意,我自然同意!”
安阳虽看不懂父亲之意,但这又何妨?
为他儿子以后得一个女人而已!
不出意外,他的儿子注定为第三代之君,至于能否成为帝王,就要看他是否能平定天下,岂能无女人?
既为三代之君,免不了要联姻众文武,且后宫之数必不在少数,此刻白捡一个为何不要?
更何况,他也并未说日后童贾生之孙女为他儿子的后宫之主,何乐不为?
童贾生总不敢在他下诏令之时,求此要求吧?那便不是讨封,而是逼宫,届时,别说讨封,童氏一门离死不远!
只是让安阳内心有些哭笑不得的是,他儿子这般小便有女人了,这日后恐怕只会更多。
“臣童贾生谢大王恩典,谢殿下恩典!”
童贾生笑得合不拢嘴,“若大王殿下允许,臣稍后快马传书,让家中将孙女送到小殿下身边做个婢女,自小陪伴殿下…”
这话让两方文武更是一阵愕然。
李政麾下文武觉得童贾生大把年纪了居然还能如此不要面皮,当真少见。
大王与世子殿下都恩准了,你居然这还打算送小孙女入王宫,这才多大,一岁的奶娃娃!端是不要脸!
安阳麾下的文武则是觉得,这童贾生还真是让他们大开眼界,做臣子的居然还能这般,学到了!
李政哈哈大笑,指了指童贾生,“你啊你,这是嫌你孙女嫁出去,还是怕孤与承业反悔?”
安阳也是笑着摇了摇头,“童叔,还是等两个孩子再大一点,届时童叔若愿意,送来与安民作伴也无不可!”
童贾生闻言,满是笑容的老脸微微有些发红,不过也就微微尴尬半分之后,连忙点头应下:“臣遵令!”
李政点点头,看向其他带着羡慕之文武,笑道:
“待孤孙儿再大一些,孤之孙儿入学,你等家中若有同龄之嫡子嫡女,同秦王府一般入府伴读,日后孤之孙儿若有心仪之人,孤与承业自会做主…”
“承业意下如何?”
安阳笑着点头,“此为好事,父亲做主便可!”
这下两方文武喜不自禁,连忙拜谢:
“谢大王(秦王)恩典,谢殿下(主公)恩典…”
一番插曲后,认完秦王府重臣虎将后,李政带着安阳再认了一些重要文武,包括当初陪着母亲出使云州的曹子卿,顾长歌等…
还有紫宸阁护阁双魔之一,祝老魔,安阳见过不少面。
一番下来,安阳不禁感叹,父亲麾下文武人才还真是不少,这还只是带来云州的一部分文武!
不过,转头看向他麾下文武,心中又不禁豪气干云,他麾下文武人才亦不少!
两方文武,一方朝气蓬勃,犹如出鞘之剑,一方极尽铅华,犹如归鞘之剑。
但,秦燕合流之后,这便俱是他燕国之臣!
文臣如云,武将如雨,乃任何一个人主所喜之事。
届时据五州之地,带甲五十万,战将千员,何愁不能平定天下,一统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