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大势缝隙中的一类人(中)(2 / 2)

李信自认他的出身不至于做刀下鬼,眼神询问马红娘,后者戚戚然向他摇摇头,表示抱歉。

屋内还有亲卫,两人也不敢交流,一刻钟后,徐凤爵回来了,大小姐看都不看两人,到炕沿拽了拽陆天明,失落说道,“我…我不能跟你去晋陕。”

陆天明睁眼,一头雾水,徐凤爵又黯然道,“骑军带着父亲的信,适可而止,不能让他老人家难做人。”

陆天明顿时大骂,“这老不羞,又当又立,臭不要脸。”

徐凤爵刚想解释,陆天明已不耐烦摇手,“好了,你自己决定吧。给你见识一种人,你就明白我在凤阳说过的话了。”

大小姐果然感兴趣,“什么人?”

“读书人!”

陆天明拍拍身边的毯子,示意她到身边,徐凤爵这次很自然,上炕与他盘膝坐一起,还向身上靠了靠,共同面对李信和红娘子。

“前天晚上我说过,华夏几千年的王朝乱世,总是千头万绪,千转百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种关系就是靠读书人联系起来的,死读书的人当然有,但脑子聪明的读书人也大有人在,他们出身同样有高有低。

华夏刻在骨子里的家族传承,让聪明的读书人共同思考血脉问题,表现出来就是对从龙之功的渴望。

从龙是个很考验智慧的东西,很多人都知道乱世来了,但谁都不敢说某个人能走到最后。

这时候的读书人,除了分忠奸两种,还有一种夹杂在大势中,他们在等待大势清晰之后选择,同时也在积蓄属于自己的力量。

从龙嘛,聪明人不会像百姓一样,只身一人磕头效忠。

他们的选择千奇百怪,但基本道理都一样,积累力量,带着力量从龙。

比如牛垧牛金星父子,通过联系不同圈子来展示能力。

比如我的那个谋臣李素,看起来是只身一人,其实他代表了同意我理念的一些读书人。

比如你的家臣钱良坤,蛊惑怂恿主子争霸来展示能力。

比如永城有位相士叫宋献策,通过装神弄鬼来展示能力。

还有眼前的这位,杞县李信,通过操纵流贼来直接获得武力。

你别看他温文尔雅,一副和善的面相,其实他这种人最阴险。

一点点钱粮,就在家乡经营了一个善人的名头。利用马红娘对他的感情来获得武力,他还不会冒任何险。

马红娘以为自己得到了真爱,殊不知是一种高超的处事技巧,感情骗子。”

徐凤爵吃惊看着李信,一副反胃恶心的样子。

李信强忍震惊,躬身而拜,“侯爷此言诛心,学生…”

陆天明直接打断,“你不承认?你以为你是谁?每个人都有阴暗的一面,谋划将来不是你的错,不敢承认就没必要活着。

老子从来不信一个巴掌能拍响,马红娘再如何聪明,怎么能轻易算计一个大族的公子。

你爹是个贪财鬼,他的儿子却与他完全相反,你在家乡做善人,不是你想做善人,而是把善人当作一道护身符,事实上也的确有效,流贼几次过杞县,都没有劫掠你家。

红娘子不过是一个江湖女,一个不读书的侍妾,一个对世间充满恨意的可怜人,她再聪明也不可能算计你,除非你心甘情愿。”

李信胸膛起伏,却也只能躬身低头。

徐凤爵这时疑惑问道,“天下聪明的读书人的确很多,他们如何联系?”

“宋献策是李信的好友,牛金星也是宋献策的好友。他们联系起来靠的不是友谊,而是读书人的圈子,或者就像我刚才说的从龙愿望。

这些读书人彼此联络,互为奥援,高迎祥就算能立国,也会被他们瞬间掏空权力。

王朝是轮回了,但地方士绅没有任何变化,只不过强势的人弱势了,弱势的人强势了,依旧是一个圈子。

除了皇帝换人,武勋泯灭,士绅不会付出多大代价,这就是你眼里的王朝轮回。

表面上是几个强人争霸,暗地里是无数读书人在串联搞事,无论谁做皇帝,都是被士绅出身的读书人捧起来的出头鸟而已。

这就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实质形式。”

徐凤爵眼里闪光,突然变聪明的样子,脱口赞道,“郎君真聪明。”

陆天明笑笑,“我身边也有读书人,但李素那种读书人非常叛逆,他不是反对儒学,而是认为儒学被固化了。

世间需要新的力量,正好与我的理念一致,创造大量的豪商,来稀释读书人的影响力,进而稀释腐朽的三纲五常,通过豪商让土地脱离士绅控制,让天下物资流动起来,进而让财富回流,阶层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