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得当有失,这便是买卖的根本。
一物换一物,这便是大道的平衡之则!
颜秀双目一闪:“我是一个买卖人,怎么你也知道?”
爱山笑了起来:“很巧,我也是。”
“那你更应该知道。”颜秀皱眉:“买卖之道,乃是天道因果循环,大道互补之道。”
“以物换物,失一他人想要之物,得一自己想要之物。”
“方为正道!”
爱山反问:“你怎知......我没有失去?”
颜秀困惑:“你夺取此方山河灵脉,又失去了什么?”
爱山摇头:“以物易物,乃是买卖之道。可是很多时候,一物并非是简单的一物。”
“有时,以物易物的‘物’,多以另一种付出......”
“难道那些以自己的劳作而谋生之人,便是违逆了天道吗?”
“以力易物,以劳易物,以智易物便不是正道了吗?”
爱山看向了一旁的老树,话语悠然。
“很多时候,你看不见的付出,又何尝不是付出?”
“曾经,我得一件无上珍宝,看似不劳而获。可我因此半生踏在‘局’中,背负万千,历经生死。”
“这何尝不是......失呢?”
爱山平静的低头:“得其物,承其未了之因果,又怎能不算买卖?”
曾经的青山得一山河图。
为此前半生都踏在青仙的布局之中,承受着山河中的无数伤痛......
得一天地,
便要肩负一天地。
颜秀渐渐皱眉,似青山的诡辩让她有些不舒服。
“这灵脉呢?”颜秀问:“你夺这灵脉,又付出了什么?”
爱山摇头:“什么都没有付出。”
颜秀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如此不是与你所言相悖?”
爱山反问了一个问题:“若是一个年幼的乞儿,在快要饿死时,吃了一家好心人饭而活命下来。可那个好心人不久便意外死去了,年幼的乞儿什么都没来得及回报。”
“仙子觉得,此因果为何?”
颜秀茫然,似在这段因果之中找不到对应的得失。
爱山又继续问道:“若是,那年幼的乞儿还吃了第二家的饭,吃了第三家的饭......吃了百家饭。”
“那百家之人皆意外而死,那乞儿都没来得及回报。”
“这因果之中的得失又如何算?”
颜秀陷入了解开不开的因果得失之中,那孩子什么都没有付出,却得到了百家饭。
似乎因果得失的无法再平衡。
“单算每一碗饭,那乞儿似乎都只是得到,并未失去......”
颜秀呢喃着:“若是那些人不死,乞儿长大后回报便为果,可是那些人却死了。”
“这因果得失如何算之?”
她再抬头,却见爱山红了眼。
落叶飘过喜山眼眸,落在了青山的心头......
卷起了两道声音,同时在地上与地下的两个痴儿口中响起:“不用算......”
“那乞儿的‘失’,便是那百家之人的...死!”
颜秀猛的一颤,陷入了无边的呆滞之中。
苍茫天地,因果如风。
不断,也不乱。
“吃百家饭长大的乞儿,也要...”
“哭百家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