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件事情,捞了不少银子,在朝廷要编撰本草品汇精要的时候,在皇帝朱佑樘面前大力推荐刘文泰、高廷和。
自然又得到了好处,皇帝朱佑堂对于自己身边的太监张瑜,还是非常信任的,就这样,居然就同意了。有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有了重大的好处,太监张公公,为了再一次立功劳,也为了让跟着自己的两个医生混功劳,在皇帝生病的时候,就找这两个人,本来这两个人也想在立功受奖,出风头,没想到皇帝死了,这口锅可是憋不住了。
这次公开审理,肯定有一个处理意见,这一群人做了一个定论,张瑜、刘文泰、高廷和三人应该按照“诸司官与内官交结作弊而扶同奏启”之罪斩首。而施钦、方叔和、徐昊应该问罪。右通政王玉、院使李宗周、院判张伦、钱钝、王盘等人明知药方有问题,却选择隐瞒,而不是主动举报,同样也应该追究他们的责任。
就在调查审理的这几天,皇太子朱厚照已经登基当皇帝了,马上就对这件事情做出了处理。张瑜、刘文泰、高廷和依律论死。施钦、方叔和革职,徐昊发原籍为民,剩下的一堆人都被降职了。
马小帅特别注意到,在最初英国公张懋的弹劾之中,给张瑜、刘文泰安的罪名是“合和御药,误不依本方”。要知道这可是大不敬之罪,肯定要杀头的。但是最终皇帝朱厚照处理的结果却变成了,诸司官与内官交结作弊而扶同奏启。
正德皇帝朱厚照虽然处理了,但是也留下了一点,当年的九月份户科给事中刘茝选择了上奏折,他说,皇上,你应该把这几个人杀了,以安慰先帝之灵。等到了十二月份,礼科都给事中周玺也上奏折,说是今年冬天温暖如春,天地都有变动,老天爷都是暗示,应该把这几个人杀了。
哪怕是到了正德元年八月,南京给事中徐暹上奏折,说今年灾难异常,赶紧杀了这几个人。南京御史李熙也来凑热闹。
尽管这些大臣吵得非常火热,张瑜、刘文泰居然还能够在牢里安安稳稳地吃饭,最终居然得到了一个免死戍边的机会,马小帅简直就不敢相信这个结果。
事情的真相简直不可理喻,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怎么皇帝做的决定,也能够改变?究竟是皇帝朱厚照已经失去了对朝堂的控制,还是说,这难道是太子朱厚照干掉了自己的父亲?
马小帅只能静静的等待,然而这些大臣还是有自己的看法,终于知道这些大臣是怎么看的了。原来这些人认为,早在成化二十三年明宪宗朱见深驾崩,当时呢,礼科给事中韩重,就曾经上奏折,要求惩罚刘文泰等人,因为他认为先帝之所以会驾崩,就是因为庸医误诊。
甚居列出了一个名单任义、胡廷寅、仲兰、刘文泰、章渊、郑文贵、蒋宗儒、钱宗甫等他们根本都是庸医,主要是因为一些春药或者送礼,或者是说假装,就为了逃避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