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魏忠贤的秘密(2 / 2)

其实这就是胡说八道,魏忠贤来到皇宫的时候,人家本来就叫魏进忠,但是投靠了一个叫魏召的人,当了人家干儿子。

如果不认人家当干爹,根本就没有机会进皇宫,这还是姓魏的老太监办的事情,所以魏忠贤呢,就改名了,你不能跟你爹一个姓了,在皇宫里容易引起别人的猜想。李进忠这个名字就成了自己的。

至少别人看到一个人姓魏,一个人姓李,肯定不会联想到两个人之间有关系,这在皇宫里是非常关键的。一直在官场里,你不知道别人私底下的关系,才能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候起到作用。

李进忠毕竟在青楼里和很多妓女交流过,得到了人家的赞赏,直接就翘了干爹魏召的老伴,这个时候叫对食。

魏忠贤的本事特别大,在床上彻底征服了皇帝奶妈客巴巴。魏忠贤还真的有两把刷子,有了这个女人在皇帝面前天天说好话,魏忠贤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天启二年,由皇帝朱由校赐名 \"忠贤\",这才恢复了自己本来的姓,天底下的人才知道,魏忠贤公公,现在认祖归宗了,可以说人尽皆知。

魏忠贤的文化水平,那就更不用说了,在私塾里混了两年,来到皇宫里又跟着太监学写字,这个人非常聪明,吃喝玩乐都非常精通,学习起来那也是相当不错,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读书认字,但是也能够本上都认识,而且也能够理解奏折的意思。

魏忠贤的智商非常高,平时脑子里经常想事情,所以就不愿意用眼睛看,又想给别人留下一个神秘的印象,毕竟你不了解我,我让你读奏折,我还可以看,这样呢,我就知道哪个人是忠心耿耿,哪个人是心怀叵测。

这个办法还真揪出了不少叛徒,不是这个人不识字,而是这是一种手段。用来迷惑文官统统,魏忠贤亲手写的一幅字,上面还加盖了墨宝,这就是给自己的干孙子写的,出土于北京的一个坟墓,字写得非常漂亮,看来是下过苦功夫的,当时也怀疑这个有人代写,但是后面又写了几个字,朱由校见证。

皇帝的大印肯定不是瞎胡闹,所以这个还是有一定靠谱的可能,再加上当时还有一个文官,这个人又偏偏有名,也在上面写了几笔。

如果说一个官这样做,尤其是在天启二年,魏忠贤的势力,还没有那么大,再加上这个文官告老还乡,理论上还是可信的。

《梼杌闲评》说魏忠贤长得非常帅,因为他爹妈都是靠脸吃饭的,所以读书没有问题。刘若愚的版本也能够说过去,两者说的都是事实,只不过原因不一样,但最终一个结论就是,魏忠贤这个人长得非常帅。宋起凤《在稗史》就写了六个字,魏忠贤多机变,有小才。

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如果魏忠贤好好读书,勤学苦练,肯定能拿一个什么冠军之类的,毕竟有点才华,在普通人当中,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学习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