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喝水。”
山地上,一处刚刚被开垦过的田里,被分派到这边的对合作农户进行技术指导的合成人尤青松,双手接过一旁热情的中年男人递过来的,盛满水的瓷碗,道了声谢谢后,仰头把碗里的放凉的白开水一饮而尽。
“来,我接着刚才的话,继续给你们讲解这‘淀粉三号高产型’皇竹草种植时的注意事项...”
尤青松随手将已经喝完后的瓷碗递回给坐在水壶边的中年人。
尤青松的四周围坐在几个人,有男有女,年纪也是有大有小,小的看着只有十几岁,年纪最大的一个今年已经七十有五了,从穿着上看,家庭条件都一般,只有一旁刚刚给尤青松递水的中年人家里条件看着还行,只不过中年人的左腿膝关节已经被截肢,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金属假肢。
中年人叫邓长荣是一名退伍军人,他的参军时被分配到现在的南部战区某边境边防部队排雷部队,当年对越反击战与后期轮战练兵时,中越双方都在边境地区埋设了大量的各式地雷,虽然战役已经结束,但边境地区依然有大量的地雷未被引爆,经过多年自然变迁,许多地雷的埋藏位置、深度发生改变,再加上自然侵蚀很多地雷已经严重锈蚀,内部爆炸物极不稳定,严重威胁到当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边境有很多的村寨里,家家户户假肢与拐杖甚至成为一种常见和必备的东。
从1992年至今,中央政府与军委已经组织了四次大规模扫雷行动,历时26年之久,2000余名解放军战士牺牲,这还不包括残疾的解放军人数,至今边境地区的仍然有不少地区还设立着雷区的牌子。
邓长荣的这条腿就是他十年前在执行日常排雷任务的时候,不幸触发一枚反步兵地雷被炸断的,医生为了保住他这条命不得已只能将他的左小腿截肢,后来他就和部队申请退伍,回了老家。
不过好在当地政府知道他的情况后,对他家还是比较照顾的,日子过得也还算可以。
退伍多年的他仍然保持了部队里养成的雷厉风行的性格,在了解完‘先农’的规划后,他当场就拍板与‘先农’签订合作合同。
尤青松手里拿着一株‘淀粉三号高产型’皇竹草的苗子,继续向农户们介绍着淀粉一号的种植条件与注意事项。
实际上,从外观上来看淀粉三号的模样与正常的皇竹草苗子的差别也就是淀粉一号的叶子要稍微宽一点,根系要粗壮些。
不过不要小瞧了这小小的一株苗,它的名字命名上是有点简单粗暴点,可是却能让人直观地了解到它的用途和特点。
从它的名称上,就可以了解到,它的主要左右就是能够在其内部生产淀粉,在它这个对照组中的编号为三号,属于是特性就是能生产淀粉,而且产量很高。
93年的时候,政府就从哥伦比亚引进了该品种,在川渝地区进行种植,因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秀、消化率高等特点,两千年的时候被推广到全国十多个省区,作为水土保持、治理荒坡、生态建设,以及作为牲口、禽类及草食性杂食性鱼类饲料的主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