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役,朝堂上下深知杨奉手段与威望,再无人敢轻易生乱。
杨奉稳固京城后,再度整军,将目光投向未竟的汉中战事。
决意续写宏图霸业,护汉室周全。
残阳似血,余晖倾洒在蜿蜒西进的行军队伍上。
杨业麾下的大军浩浩荡荡,如一条钢铁铸就的洪流。
裹挟着磅礴战意,向着汉中汹涌而去。
军旗烈烈,猎猎作响,绣着的“杨”字仿若一头欲择人而噬的猛兽,威风凛凛。
士卒们步伐整齐、坚毅,甲胄碰撞声、兵器摩擦声交织一片,奏响征伐的战歌。
杨业身跨乌骓马,身披玄铁重甲,面容冷峻。
目光如炬,扫视前方山川地势,心中盘算着破城之策。
身旁谋士郭嘉展开地图,低声进言:
“司空,汉中地势险要,四周群山环绕,城防坚固,张鲁又经营多年,易守难攻,切不可轻敌。”
杨业微微颔首,手中马鞭轻叩马鞍,沉声道:
“无妨,兵来将挡,我自有计较。”
大军压境,汉中城内人心惶惶。
张鲁登上城楼,望着漫山遍野的敌军,脸色惨白如纸,双手不自觉地攥紧城垛。
麾下将领满脸焦急,纷纷请战:
“主公,咱们与他拼了!城中粮草充足,守军亦是精锐,未必不能守个鱼死网破。”
张鲁却缓缓摇头,长叹一声:
“杨业威名远扬,麾下兵强马壮,战术多变,又兼刚平定江东、交州,士气正盛。”
“我军若贸然迎战,不过是以卵击石,徒增伤亡。”
一时间,城内气氛凝重压抑。
士卒们紧握着兵器,百姓躲在家中瑟瑟发抖,街头巷尾弥漫着恐惧的死寂。
杨业并未急于攻城,下令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营帐连绵,炊烟袅袅。
夜里,营中灯火通明,谋士们聚于帐内,商讨攻城方略。
士卒们擦拭兵器,检查装备,养精蓄锐。
次日清晨,杨业亲率一队轻骑,至城门前叫阵。
他一袭玄袍,手持长枪,高声喝道:
“张鲁,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困守孤城,援兵无望,何必连累城中百姓受苦?”
“早早投降,我保你及麾下众人性命无忧,百姓亦可安居乐业。”
声如洪钟,响彻汉中城。
张鲁站在城楼,面露犹豫之色,身旁众人议论纷纷。
见他迟疑,杨业再度开口:
“我杨业行军多年,向来言出必行。”
“你只需交出城池,以往之事,一笔勾销。”
“若负隅顽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这一番话,如重锤砸在众人心头。
张鲁闭眼,长叹一声,心中已有决断。
他缓缓睁开眼,高声回道:
“司空,望你信守诺言!张某愿降。”
说罢,命人打开城门,放下武器,率一众将士列队出城,躬身跪地。
杨业见状,下马快步上前,扶起张鲁,神情庄重:
“张公放心,我既允诺,必不食言。”
言罢,传令大军有序入城,严禁烧杀抢掠,违者严惩。
士卒们谨遵军令,安静穿行街巷。
军医奔赴民居,救治伤病。
粮草官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汉中城百姓从最初的惊恐,慢慢转为安心,街头巷尾的紧张氛围悄然消散。
经此一役,杨业拿下汉中,威名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