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漓江(1 / 2)

孟永旺先跟刘宇轩汇报了一下飞行团学员学习的情况,前五期一共1600名飞行学员,全部成为了飞行教官。第六期学员6250人,6000人已经有飞行驾照,还有200余人在学习驾驶飞机。

刘宇轩听完以后,说道:“再扩招吧,过段时间,我还要购买飞机过来。第七期飞行学员,先招募1万人。至于第六期学员,如果一直考试不过的话,就算了,让他们转岗做后勤服务人员。”

孟永旺点点头,答道:“属下明白了,感谢刘总体谅。”

刘宇轩继续说道:“等第七期学员培训的差不多了,就招募第八期学员,也招1万人。等招募第九期学员的时候,飞行团就升级为飞行旅。”

最后,刘宇轩补充道:“此外,除了飞行员,我们飞行旅也要招募自己的空勤队伍。现在乘客少,我们先招募一个营的空乘。”

孟永旺不解的问道:“空乘和空勤?”

刘宇轩稍微解释了一下,就看到大批赤南岛开发先遣队成员到了机场。

重庆府机场,运输师5000名司机,采矿师1000名老矿工作为首批勘查人员,辅卫3个营3750名辅卫,农业生产纠察营1250名工作人员,一共11000首批赤南岛开发建设人员登上15架A380。

畜牧经理牛平安,中洲洲长闻天向,南洋诸岛大区经理芦敬叔以及辅卫干部等领导也被刘宇轩一挥手送上了其中几架A380飞机。

其牛平安和闻天向主要去考察草场和沙漠的问题,南洋诸岛大区经理芦敬叔则直接领导赤南岛的农垦工作。

南洋诸岛大区副经理徐行益,暂时留在大陆,负责指挥征召的百姓乘坐海军大船,依次前往赤南岛。

采矿师的其它矿工,则同样乘坐海军大船前往赤南岛。

有了第一次飞八哥达的经验,这一批去赤南岛的工作,无论是效率还是质量都提升了很多。

飞机起飞以后,刘宇轩召集王学坚和运输师长鲁定安开铁路建设动员会。

-----------------

铁路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涉及多个阶段和环节。

首先,在项目立项阶段,需要对铁路工程的施工需求、资源情况、预算等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明确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包括市场分析、技术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以确定铁路建设的规模、路线、技术方案等。

接下来是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这一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的方案和规划。同时,还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测量工作,为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好在,刘宇轩带来了大量的现代铁路建造资料,800年,相对人类文明,非常漫长。

而对地质变化的时间尺度远远大于人类活动的周期,传统地质调查工作的对象和预测的周期都是以十万至百万年计的。这是因为地球表生环境的变化周期远远大于这个时间尺度。

所以,大部分地质勘察资料,都是可以直接参考,少部分,做一些微量调整。

但是,哪怕就这些微量的因地制宜的调整,哪怕刘宇轩可以开挂,想办法阅读完全部资料,也不能一直待在南宋亲自指挥。

于是,铁路建设大会变成了推举铁路公司经理。

最终,经过综合考量,会议决定,任命5旅的边仁师为铁路公司经理,战天友为铁路公司副经理。

刘宇轩把带回来的铁轨,铺设设备,还有建设资料,一股脑丢给他们,让他们边学边实践。

直接结束了鸡同鸭讲的铁路建设动员大会。

-----------------

南宋时间1259年6月10号早上8点,玉龙时间10月6日凌晨4点,周日。

吃完早饭,刘宇轩传送回了玉龙新村,打开手机APP,呼叫了专用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