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不想成为李琛这个新兴少帅的踏脚石,但他现在也压不住场上弟子们想要反扑曼联,加强进攻的决心。
这股劲头很有可能会推动布莱顿走向失败深渊,但波特也不得不承认,在球队落后时,往往就需要球员们这股不服输的劲头争取反败为胜!
所以,要先稳住阵脚让球员们冷静下头脑,还是借着这股劲向曼联发起更主动的攻势呢?
两股不同的战术思想在波特的脑海中进行着激烈争锋。
但最终,想要拼一把的想法还是占据了上风。
原因也很简单,布莱顿今天是客场作战,而客场落后的局面对一支小球队来说是容不得耽误进攻时间的。
落后时还选择先从容的稳住阵脚,那是豪门球队的底蕴特权。
人家的球员都是见惯了风浪,心理抗压能力强,个人能力也足以打开僵持的比赛局面。
布莱顿的这批年轻球员能力是不错,可心理还没坚强到足坛顶尖的份上。
所以波特还想在老特拉福德拿分的话,那就只有大胆的赌!
这个时候还选择稳一手,那就很可能把自家球员们的心气给稳没了!
向前拼虽然冒险,好歹也是把进攻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也只有这样踢,波特才能有继续和李琛在战术棋盘上博弈的筹码。
李琛并不意外波特的战术选择,换做他站在波特的位置上,他这会儿也会这样做。
只不过他不会像波特这般一赌就赌上全部后手。
无论怎样做战术调整,他始终都会更注重中场架构的合理性以及中场整体的防守硬度。
只有中场稳得住,能在抗住压力的同时找准出球路线,前后场的其他球员才能有尽力发挥个人能力的机会。
否则就算你战术调整得再激进,换再多进攻球员出场,中场一失控,那整个进攻体系都是割裂,独立的,丝毫没有系统性可言。
波特此刻就想着把整个阵型前提,让麦卡利斯特以及格罗索插到曼联的两侧肋部区域,搞一套三中前卫的进攻集群逼迫曼联收缩防线。
只要曼联的阵型一被压扁,那防守注意力肯定就会更多的放到布莱顿的两名前锋身上。
届时,后插上的麦卡利斯特以及格罗斯就能在曼联禁区两侧串联起布莱顿的进攻渗透。
不管是分球帮助边后卫下底,还是伺机送肋部斜塞球找其他的进攻队友,布莱顿的两名核心中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技术优势来。
这套战术思路乍看没什么问题,但波特着实没料到,李琛完全就没有让出中场阵地死打防反的意思。
他依然让自家的两名边前卫在防守端主动出击,内收身位贴住了布莱顿的中场双核。
同时他还示意弗雷德和此刻回撤参与协防的费积极干扰布莱顿在曼联防守三区内的拿球推进人员!
就是要搅乱布莱顿的中场组织部署!
中场运转不流畅,布莱顿的两名前锋也只能陷在曼联大禁区里干瞪眼!
毕竟此刻已然是人挤人的曼联半场已经没了太多可利用的冲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