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方逸看几人义愤填膺的模样,微微摇了摇头。
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你们所言非虚,但历史的真相往往比表面看到的更为复杂。”
随后缓缓道,“崖山之战,不仅是南宋的终结,更是华夏文明的一次重大挫折。
那场战役中,无数文人墨客、工匠商贾,乃至普通百姓,选择了与国同殇。
他们的牺牲,不仅仅是生命的消逝,更是文化、智慧与精神的断代。”
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而明朝的覆灭,更是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激烈碰撞的缩影。
满清入关,带来政权更迭。
剃发易服,看似是简单的服饰变革,实则是对汉人身份认同的强烈冲击。
许多汉人为了坚守自己的文化信仰,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抵抗。”
这些都是中华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细节,是那些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过往。
然而,它们并非仇恨的种子,因为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历史长河中正常的变迁与演进。
说到这里,不禁又要回到之前的问题——何为“中国”?
在当今时代,我们对于“中国”这个词的理解,已经简化为一个国家的名字,指代着一片具体的土地。
然而,在古代,“中国”的含义远非如此简单。
它指的是“天下的中央”,即全世界的文明中心。
这是一个文明意义上的概念,代表着人类所应追求的方向。
在那个时代,达到了文明最高水准的地方,就被誉为“中国”。
“中国”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西周刚成立,迁都洛邑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