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采风(1 / 2)

黄山云隐录 天涯逢缘 629 字 3个月前

九锡,不仅是象征地位的赏赐,更蕴含着深远的政治意义与实际的权力转交。

首先,九锡的赐予标志着王莽从此刻起,可以合法地使用天子的某些礼仪,甚至行使天子的部分职责。

这其中,“衮冕”作为古代帝王的衣帽,成为了王莽身份的象征。

“鸾路乘马”和“戎路乘马”这两种天子春秋巡游时乘坐的车马,也归王莽所使用。

“朱户”这一天子之礼,更是彰显了其尊贵地位。

而“弓矢”则赋予了王莽专征伐的特权,意味着他在军事上拥有了与天子相似的权力。

此外,“宗、祝、卜、史官”这些负责祭祀的人员以及虎贲这样的侍卫亲兵,都进一步巩固了王莽的地位和权力。

老太后策书中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今加九命之锡,其以助祭。”

这引用了《左传》中的名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九锡的颁赐,实际上是将国家最重要的祭祀和征伐权力都赋予了王莽。

换句话说,九锡所赐予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器物,更是实质性的权力。

因此,通过赐九锡,原本初具框架的安汉公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

在安汉公国中,不仅配置了宗、祝、卜、史官,还“皆置啬夫”。

这意味着负责王莽家庙祭祀以及记录其言行的人员不再是寥寥数人,而是一个成建制的服务机构。

同时,王莽的宅邸也从原先的萧何旧居迁至楚王的旧宅,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装修均采用了“朱户”的天子之制。

这一变化不仅暗示着安汉公的地位已经超越了“相国”,更是与曾经的“诸侯王”相提并论。

至于其封邑的户数,也大幅增加,王莽在受禅之前,估计共获封六万户左右,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萧何、卫青和霍光等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高祖刘邦所约定的“皇族宪制”,在此次九锡的赐予后,也已然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