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崇作为此次战役的监军,对战事经过了如指掌。
因此,他被王莽特别指定为考定军功的负责人,以确保行赏的公正与准确。
这本是论功行赏的常事,但这一次却不同寻常。
王莽借此机会,正式推行了“五等爵制”,即公、侯、伯、子、男的爵制,以此作为儒家改制的一部分。
在王莽及其儒学顾问们看来,汉朝延续秦朝施行的二十等爵制以及诸侯王制都是不合礼制的。
他们认为,只有恢复周朝的五等爵制,才能彰显儒家的礼仪之道。
尽管周代的爵制实际上十分复杂,但王莽等人却坚信周朝施行的是五等爵制。
其实,早在汉成帝时期,汉廷就已经册封殷商、周朝的后裔为公,以示对先贤的尊崇。
因此,仿照周朝进行爵制改革在当时已经是朝野的共识。
王莽只是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行,将这一改革付诸实践。
在这场盛大的宴会上,王莽亲自宣布了爵制改革的决定,并亲自为将士们授爵。
那些战功赫赫的将士们被封为侯、伯,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载史册。
而那些次等的将士们则被封为子、男,他们的付出同样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与此同时,二十等爵制中的关内侯也被改称“附城”,寓意着他们如同附庸一般,紧紧依附于朝廷的统治之下。
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叛乱,竟然在短短三个月内,仅经历了两场较大的战役便宣告失败。
尤为可悲的是,这是长达两百年之久的大汉王朝,所能展现出的唯一一丝反扑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