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这个问题刚刚得到妥善解决之际,王莽的母亲,功显君,却突然离世。
如果按照孝道的规矩,王莽应当尽其人子之礼,为生他养他的母亲穿上五服之中最为沉重的丧服——斩衰。
这斩衰上衣下裳,皆用最粗糙的麻布精心缝制。
而在缝制的过程中,侧面故意不加包边,让那毛边肆意显露,以此来象征孝子内心的悲痛已经到了无暇顾及形貌的地步。
这便是所谓的“斩”。
更为讲究的是,还需取一块六寸长、四寸宽的麻布,将其连缀在外襟的正中心位置。
这便是“衰”。
“衰”有着双重寓意。
一来表示孝子因伤心欲绝,心仿佛都已经碎了,只能用这麻布来包裹那颗破碎的心。
二来则是在痛哭流涕之时,这麻布又可充当手帕之用,以此来慰藉自己,劝慰自己要节哀顺变。
斩衰的服丧期限最长,足足有三年之久。
在这漫长的三年里,不仅要谢绝一切应酬事务,
更要主动解除官职,全心全意地在家守丧。
居家守丧期间,不可剃头刮脸,更不可行房事,任何礼乐活动都需一概回避。
若王莽不能照此办理,那便意味着他“意不在哀”,反而成了那贪图权势、迷恋官位的不肖之人。
这对于身份尊贵至极、已然是摄皇帝的王莽,
以及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棘手至极、难以抉择的麻烦。
在儒家传统中,服制是丧礼的核心组成部分。
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博爱,而是根据亲疏关系有不同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