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古韵新声:《美女化白鸟》(2 / 2)

东汉时期,姑苏城,是一座古景色优美的江南水乡。这里河道纵横,白墙黑瓦的房屋错落有致,石板街道在岁月的洗礼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整座城市充满了古朴典雅的情韵。

一日,阳光洒在姑苏城的大街小巷,人们各自忙碌着自己的生计。突然,街道的尽头出现了一群神秘的人。为首的是一个男子,身着白色的衣服和帽子,他的外形奇特,身姿挺拔,面容英俊。在他身后,跟着六七个人,他们个个神色怪异,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光芒。

这群人一出现,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街道上的行人纷纷惊恐地四处逃窜,街边的摊贩们手忙脚乱地收拾着自己的货物。这群神秘的人,在城中四处游荡,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每当他们经过一处,那里便会风雨交加,一片混乱。

郡里驻守郡守得知此事后,立刻集结起士兵,准备捕捉这群神秘的人。然而,他们却发现这些人行动迅速,仿佛幽灵一般,让人难以捉摸。士兵们追了许久,却始终无法靠近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城中肆意妄为。

这群神秘的人,让整个姑苏城的百姓们人心惶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一位名叫赵晃的术士听说了这件事。赵晃自幼学习法术,精通阴阳之道,在当地颇有名气。他听闻此事后,立刻决定去见郡守,希望用法术破解这个难题。

赵晃来到郡守府,见到郡守后,神色凝重地说道:“大人,城中出现的这群人乃是妖怪。他们的出现,必定会给姑苏城带来灾难。”郡守听后,大惊失色,连忙问道:“可有办法降服此妖?”赵晃微微点头,说道:“大人若想见一见此妖,我可以一试。”郡守犹豫片刻,最终点头同意。

赵晃让人准备了净水和香烛,然后在一间安静的房间里开始作法。他净手焚香,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长啸一声,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房间里回荡。瞬间,大风突然来临,房间里似乎有数十人在回应。赵晃神色不变,手中紧紧握着符咒。他看准时机,用力扔出手中的符咒。符咒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准确地落在了房间的中央。风立刻停止了,房间里安静得让人害怕。

赵晃大声喝道:“你们怎么敢这样迷惑人?”话音刚落,风又突然刮起,仿佛有人拿着东西要把妖怪带走。赵晃对郡守说道:“大人,可以去看一看了。”郡守连忙派使者出门查看。

使者刚出门,就有人来报告说,离郡守府一百步远的地方,有一条三丈长的大白蛇,头断在路旁。而那六七个人也都身首异处,他们的尸体看上去像是龟鳖之类的生物。郡守和赵晃等人急忙赶到现场,看到眼前的景象,众人都惊呆了。

郡守感慨地说道:“多亏了先生的法术,才让姑苏城免受妖怪之祸。”赵晃微微摇头,说道:“大人,这只是暂时的安宁。妖怪虽然已除,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以后若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百姓的安全。”郡守点头称是,随后下令让人将妖怪的尸体处理掉,以安抚百姓的恐惧。

《乐广除妖记》

西晋,晋惠帝在位时期,朝政混乱,民生多艰。在南阳淯阳,有一位名士乐广,字彦辅,以其聪慧睿智和高洁品行闻名于世。乐广,才学过人,且为人正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品德,被任命为河南尹。

乐广上任来到河南尹的官舍时,便听闻了这里的一桩奇事。原来,在他之前,这官舍经常出现妖怪。以至于之前的河南尹都,只能在廊下或督邮传中处事务,无人敢在厅堂里办公。这一传闻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

乐广的两个儿子乐凯和乐横,劝说父亲不要轻易入住这官舍,以免遭遇不测。但是,乐广却毫不畏惧这些传闻,他淡然一笑,对儿子们说道:“世间之事,多有虚妄。若仅凭传闻便心生畏惧,那又如何能治理好这片土地呢?”

于是,乐广坦然地走进官舍。乐凯和乐横看着父亲的举动,心中担忧不已,但又不敢违抗父亲的决定。他们只能远远地看着,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乐广进入官舍后,四处查看,并未发现任何异常之处。他坐在厅堂之中,处理着公务,神情自若。他的儿子们却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着,心中充满了不安。

官舍里平静如常。就在这时,一阵奇怪的声音突然从官舍的某个角落传来。乐凯和乐横顿时紧张起来,他们惊恐地看着官舍,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乐广也听到这个奇怪的声音,他微微皱起了眉头,他站起身来,仔细地倾听着声音的来源。很快,他便发现声音是从墙壁处传来的。他走到墙边,仔细观察着墙壁,发现墙上有一个小小的洞。

乐广心中一动,他立刻让人挖墙。众人虽然心中害怕,但在乐广的命令下,也只能硬着头皮开始挖掘。随着墙壁被一点点挖开,一只狸猫出现在众人眼前。这只狸猫体型硕大,毛色斑驳,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恐。

乐广看着狸猫,心中恍然大悟。他明白,所谓的妖怪,不过是这只狸猫在作祟。他让人将狸猫杀死,然后清理了现场。

从此以后,官舍里的怪异现象就消失了。乐广继续在官舍中处理公务,当地的百姓听闻此事后,对乐广更是敬佩不已。他们纷纷称赞乐广的勇敢和智慧,认为他是一位真正的好官。

乐广在担任河南尹期间,不仅勇敢地面对了官舍的妖怪传闻,还积极地治理当地的事务。他关心百姓的疾苦,使得河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发展,百姓的生活也逐渐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