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马尾(1 / 2)

人类启蒙时 七观生 638 字 1个月前

捕鱼陷阱这个东西,具体的原理其实是在利用鱼类的生理缺陷,比如它们的眼睛都长在两侧,视野虽广却忽略了正前方的能见度。最简单的陷阱可以参考德爷某一期为期十天的荒野求生,利用捡到的塑料瓶,截掉瓶口的一小截,再倒插进瓶身,就完成了一个可以发挥作用的陷阱。

鱼儿在进入陷阱时由于漏斗型的入口而显得十分顺利,可要出去的时候就犯了难,那硬币大小的瓶口对不准、找不到,如之奈何!当然由于这种陷阱入口的开放性,鱼儿并非百分百不会逃脱,有时候运气好恰好尿进了壶里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而用茅草来制作的陷阱可以免除这个缺点,圆锥形的入口处草叶基本闭合在一起,依然是进入时顺顺利利,想要出去难上加难,而且这一次根本看不到出口的存在!

鱼类的记忆确实不止七秒,但很可惜它们没有人类那种分析和理解能力,闹不明白这小小入口为何会消失。

找了片空地把一堆茅草放下,张寅又到处乱转了一会,找到了需要的藤条。

这东西很细,目测直径在一毫米多点的样子,而且部落的人们也对这种藤条也很熟悉,除了用麻搓的绳子之外,有时候他们也会用这个来当绳索使用。

不过它终归不如真正的绳子一样柔软可以随意打结,一般只是拿来发挥捆柴火之类的功用。

张寅找到的算是细的,用双手使劲拽了拽,韧性十足,只拿来做一个陷阱的骨架完全足够了。

首先,把藤条一头弯曲绕圈做成一个大约比人头更大几圈的圆,在这个圆上一遍遍的绕上藤条,加粗增强强度不易变形的同时,也方便接下来插入茅草和藤条进行编织工作。

绕成手指粗的圆圈后,再取来新的藤条用石刀阶段成相同长度,这个过程比张寅想的要更费劲。

数十根手臂长的藤条准备完成,他再一根根插进圆圈的缝隙中,前面留出一截方便之后固定,后面主体部分收束起来,捆扎在一起。

整体圆锥形的陷阱这就基本完成了主体。

如果这种藤条很多的话,倒可以完全抛弃强度差的多的茅草只用这些藤条进行制作,可惜是这玩意的数量相对河岸边遍地的茅草来说实在太少,别提大规模使用,只用来做捕鱼陷阱也很难收集到足够的数量。

要是有竹子就更好了,张寅无比怀念曾经随处可见的那些宝贝…

接下来,就是在藤条的框架上一点点的填充,四五根茅草叠在一起,在藤条之间穿插来往,像织布一样交错堆叠紧密贴合,组成水泄不通的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