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四批:失败的南迁(2 / 2)

在那广阔无垠的天幕之下,来自各个不同时空的大臣们尽管嘴巴紧闭,不敢吐露半个字,但内心深处却是心知肚明得很呐!假如换位处之,让自己置身于相同的情境之中,恐怕不是毅然决然地表示反对,就是犹豫不决、畏首畏尾而不敢明确表态。

“说不定啊,崇祯皇帝手下的那帮大臣其实都是满怀赤诚之心的忠臣良将呢,压根就未曾动过向南迁徙的念头,自然而然也就不可能公然表态支持如此重要且影响深远的决策啦。”身处明宣宗时期的于谦暗自思忖着。

“要是换作是我的话,大概也只能这么办咯。身为臣子,又怎敢贸然提议南迁之事?毕竟谁能不怕一旦真的实施迁都计划后,那位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会故意找茬儿,给咱们这些当臣子的人‘小鞋’穿呢?所以嘛,持反对意见或是保持沉默不语,方才是最为明智、能够保全自身的做法呀。”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严嵩这般琢磨道。

“身为一国之君,竟然连表明态度的勇气都没有!反而妄图把因迁都导致失去国土的罪责推到大臣身上,简直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成国公朱纯臣心中愤愤不平,此刻他正被迫跪在天幕之下,承受着来自万历皇帝的压力,只觉满腹委屈无处诉说。

“何其愚昧腐朽!如此重大之事,理应由皇帝亲自决断,岂能任由臣子们左右?由此观之,此等不肖子孙着实缺乏成为一代明君的资质与能力。”

朱元璋不禁长叹一声,目光透过天幕中详尽的解说,早已洞悉一切。他深知大明王朝的覆灭,崇祯帝需承担一大半的责任,而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崇祯未曾接受过系统的帝王教育,对如何治理国家、行使皇权一无所知。尽管他殚精竭虑、勤奋努力,所做之事却往往徒劳无功,最终无力回天。

【公元 1644 年3月初,有一名大臣曾经战战兢兢地向崇祯提出了一个方案:恳请皇帝坚守北京城,同时派遣太子前往南方的江南地区。听闻此言,崇祯皇帝顿时火冒三丈,怒不可遏地呵斥道:“朕殚精竭虑治理天下十几载,尚且未能达成所愿,区区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又能成何大事?”言罢,崇祯皇帝毫不犹豫地否决了这个提议。】

“呸!”随着这声唾弃之声响起,身为一国之君且对太子朱标深信不疑的朱元璋,此刻面色涨得通红,胸膛剧烈起伏着,显然被气到了极点。他实在难以接受崇祯对于自家太子竟怀有这般深沉的戒备之心,以至于怒不可遏地连连跺脚。

而那位曾与父亲明仁宗一同守护南京,并为太宗永乐大帝北伐筹备物资的明宣宗,也对此种做法表示极度不满和无法认同。

然而,自明英宗之后的诸位帝王却表现得颇为淡定从容。因为他们心里清楚问题究竟源自何处——这口硕大无比的黑锅正是由明英宗所遗留下来的,而后世的子子孙孙们则不幸成为了锅中之物,饱受其苦。

嘉靖帝和万历帝回想起自身对待太子时的那种防范之意,不禁长叹一口气,满心无奈。面对如此局面,他们深知再多言语也无济于事,唯有眼睁睁地看着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覆灭之路……

【崇祯帝的南迁计划,终究只是停留在设想阶段,未能付诸实践,成为一段令人惋惜的历史悬案。然而,命运的齿轮无情转动,当崇祯帝自缢身亡的噩耗传至南京时,留守在此的诸位大臣迅速做出决断,拥立了新君即位,以维系大明王朝的命脉,这便是众人耳熟能详的南明政权……】

就在此刻,“南明”二字宛如一道惊雷划破长空,响彻天际。身处不同时空的大明十六位帝王,原本略显萎靡的神情瞬间变得振奋起来。他们意识到,南方广袤无垠的土地依然掌握在手中,尚有一线生机。

更何况啊!众人皆觉得仅从李自成于北京城的所作所为来判断,他决然算不上是一位有资格开创国家大业的君主,哪怕与历史上那些同样出身草莽的绿林好汉、赤眉军以及黄巢相比,也是远远不及的。或许就在其踏入北京这座都城之际,便已经预示着李自成走向毁灭的开端。

况且正如那天幕所讲,如果能够成功地摆脱掉来自北方那沉重包袱般的桎梏,那么南明未必就无法仿效东晋和南宋那样,顽强地守护住自己的领土,并且持续长达一两百年之久呢!虽然说这样一来只能占据半边山河,名声方面或许会有所损害,然而相比于最终被彻底消灭的悲惨下场而言,终归还是要好出许多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