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大西军的遵义会议(2 / 2)

其五,也是最为引人瞩目的一点,四王决定共同统率大西军,毅然舍弃了原有的王号,回归到四人本来的姓名。从此,世间再无称王称霸的四王,取而代之的是以平东将军孙可望、安西将军李定国、抚南将军刘文秀、定北将军艾能奇之名威震天下的四位豪杰。

至于张献忠那个小儿子,他们是提都没提,似乎就根本没有这个人,甚至还说张献忠早在北上抗清之前,就将自己的儿子给摔死了。这种谎言谁信谁是傻瓜,但谁敢不信, 谁就更傻!

自遵义会议结束后,以孙可望为首的四位大将率领着士气高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贵阳进发。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沿途竟是秋毫无犯,所到之处百姓们无不拍手称赞。而此时镇守贵阳的明朝官员包括按察使张耀、布政使参议曾益以及都指挥使陈瑞征等人。当他们听闻大西军已然兵临城下之时,心中惶恐不安,赶忙率领部下匆匆退往定番,并企图在那里集结兵力负隅顽抗,与大西军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面对敌人的垂死挣扎,孙可望果断派出麾下勇猛善战的定北将军艾能奇,令其带领五千精锐之师前去攻打定番。艾能奇不负众望,他身先士卒,指挥有方,麾下将士们更是个个奋勇杀敌。经过一番激烈鏖战,终于在农历二月十二日这天成功攻克定番城。此役中,敌军主将张耀当场阵亡,曾益见大势已去绝望自杀,而陈瑞征则趁乱狼狈逃窜。

随着定番之战的胜利,大西军势如破竹,四位将领又迅速分兵多路,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贵州全境。一路上,他们不仅收编了众多原本效命于明朝的军队,还大力整顿当地的吏治,严惩贪腐,选拔贤能之士为官,使得贵州地区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秩序逐渐恢复稳定,百姓们也得以安居乐业。

就在这时,又一个关键的契机降临了。云南总兵龙在田派出使者快马加鞭地给孙可望送来了一封十万火急的信件。信中的内容令人震惊不已:云南蒙自土司沙定州竟然举旗谋反,率领着大批兵力出其不意地突袭了昆明城!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城中众人措手不及。

好在黔国公沐天波凭借着自身的机敏和幸运,才得以从乱军中侥幸逃脱。然而,他的母亲陈氏和妻子焦氏却不幸惨遭杀害。龙在田在信中言辞恳切地请求孙可望立刻率领大军进入云南平定叛乱,并表示愿意与他们一同扶持摇摇欲坠的明朝政权。】

******

“这个黔国公沐天波……应该是我的后代吧?”此刻,刚刚平定西陲之乱的沐英正躺坐在昆明将军府中的躺椅上,目光凝视着头顶那片神秘的天幕,心中暗自思忖着。

在此之前,他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天幕中追寻自己后代的踪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已过去了两百七十多个春秋。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无数风雨洗礼后,依然有后代留存于大明朝廷之中的,唯有魏国公和诚意伯两家而已。

沐英一方面衷心地期望自己的子孙后裔能够始终如一地与大明王朝同呼吸、共命运,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他却又隐隐担忧,生怕自家后代当中会冒出像刘孔诏那般不忠不义之人。若是真有那么一天,不仅家族声誉将毁于一旦,更可能给整个大明江山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想到此处,沐英不禁眉头紧锁,心情愈发沉重起来。

******

【说起这位龙在田,那可是云南当地赫赫有名的土司首领之一。早年间,他曾担任过总兵一职,并被调遣至湖北地区参与对抗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的战斗。后来,张献忠接受了熊文灿的招安,两支军队毗邻而居。在此期间,双方的将领们时常有所往来,彼此之间也逐渐熟络起来。因此,龙在田与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等人相互之间都非常熟悉。尽管之后张献忠再度反叛,但龙在田与这些大西军将领的私人交情依旧保持得相当不错。

面对如此紧迫的局势以及龙在田的殷切求助,孙可望当机立断,迅速召集了其他三位将领——李定国、艾能奇和刘文秀共同商议对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四位将领一致决定挥师进军云南,平息这场叛乱,以挽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中。一场惊心动魄的征程就此拉开帷幕……

话说那孙可望一心想要谋取大业,他深知要想成功就必须使出一些非常手段来迷惑敌人并达成出其不意的效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下达了一道令人意想不到的命令:让前军迅速换上明军的旗号。

不仅如此,他们还打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旗号——“黔国公沐天波焦夫人之弟兴兵报仇”!这一招果然厉害,当这支打着明军旗号且有着正当理由的大军一路开往云南时,沿途所遇到的明军都纷纷为其让道。

就这样,孙可望率领着大军势如破竹地前进着。一路上,他们士气高昂,斗志昂扬。终于,在行至曲靖的时候,遭遇了沙定州的军队。一场激战瞬间爆发开来。

只见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刀光剑影交错闪烁。孙可望的士兵们个个英勇无畏,奋勇杀敌。最终,这场首战以孙可望一方的胜利而告终,他们成功歼灭了沙定州在曲靖的守兵足足五百名之多,并且还俘获了已经依附于沙氏的明云南巡按御史王国献。

初战告捷之后,孙可望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冷静地分析局势后,下令军队不要直接进军昆明,而是转而南下直奔开远。果不其然,在这里又遇上了前来增援的沙定州军队。然而,这一次孙可望的军队依旧表现出色,在蛇花口一举打败了沙定州的一千多名援军。

连续的失败使得沙定州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他无奈之下只得放弃昆明,率领残兵败将退往自己位于蒙自老家的佴革龙。眼见昆明城已然空虚,孙可望果断率军进驻其中。

随后,为了彻底收复整个云南地区,孙可望派遣李定国、刘文秀以及艾能奇各自带领一支精锐兵马去平定各个州县。其中,李定国更是一马当先,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径直奔向佴革龙。

到达目的地后,李定国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先是巧妙地断掉了沙定州的水源,使其陷入绝境之中。接着趁此机会发动猛烈进攻,最终大获全胜。不但成功击败了沙定州的军队,还将沙定州本人与其妻子万彩云、妹夫汤嘉宾等叛乱首领一同擒获,并押送回昆明处以斩首之刑。至此,云南之乱得以平息,孙可望等人也因此声名大振。

就在这个时候,刘文秀率领着大军远征瑞丽,并成功地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与此同时,艾能奇也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成功地攻克了东川这座重要的城池。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艾能奇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不幸被毒箭射中,最终不治身亡。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征战,此时的大西军已经成功夺取了云南和贵州这两个省份。在大西军精心经营云贵地区的这两年多时间里,清军虽然实力强大,但由于距离较远,鞭长莫及,始终无法对这片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而在另一边,南明政权却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和变故。先是南京的弘光政权垮台,接着福州的隆武政权也宣告覆灭。在这样艰难的局势下,南明的永历皇帝朱由榔于广东肇庆正式即位登基。在何腾蛟、瞿式耜等众多英勇将领的全力拱卫之下,他们在广东一带顽强抵抗清军的进攻,双方展开了长达数年之久的对峙。

但是,尽管南明军队奋勇作战,终究还是难以抵挡清军如潮水般的攻势。最终,清军相继攻下了湖南、广东以及广西等地,南明的防线被彻底突破。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许多杰出的将领纷纷战死沙场,其中包括何腾蛟、瞿式耜、张同敞、金声桓、李成栋等人。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永历帝不得不带着残部向西逃窜,以寻求新的生机和出路。

永历四年(公元 1649 年)正值农历正月,凛冽的寒风依旧肆虐着大地。在这艰难的时刻,永历帝朱由榔率领着内阁大学士吴贞毓以及其他君臣共计五十九人,匆匆踏上了逃亡之路。他们乘坐船只沿着左江行驶了数百里,一路奔波劳顿,终于来到了位于黔桂滇边界的一个名为赖湍的偏僻小地方。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位落难的皇帝。由于河道水浅,船只难以继续前行,无奈之下,永历帝只得下令抛弃舟楫,改为上岸步行。此刻的南明,局势已经危如累卵。广袤的疆土自蒙古至四川、广西等地皆已被清军所占据,而云贵两省也落入了大西军之手。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明王朝如今只剩下残山剩水,风雨飘摇。

朱由榔站在岸边,望着那只孤零零地漂浮在水面上的木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和绝望。作为堂堂的大明皇帝,他竟然沦落到如此境地——头上没有一片能够遮风挡雨的瓦片,脚下亦没有一寸属于自己的土地。昔日的荣华富贵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四处流亡、朝不保夕的生活。

永历帝小心翼翼地下了船,踏上坚实的岸堤。他心怀忐忑地四处张望,突然间,前方出现了一队威风凛凛的身影。原来,正是大西军在此地区负责巡视的狄三品、高文贵和黑邦俊三位将军。

狄三品等人见永历帝一行人狼狈不堪,赶忙上前施礼,并迅速安排他们前往一个名为皈朝的村子暂时安顿下来。这个村子虽然不大,但民风淳朴,村民们对这些贵客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友好。

时光匆匆,转眼间便到了传统的农历正月初一。在这喜庆的日子里,皈朝村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尽管身处困境,永历君臣还是感受到了一丝节日的氛围。然而,短暂的欢乐并不能掩盖他们内心深处对于未来命运的忧虑。

正月过后,永历君臣决定继续西行。一路上,他们历经艰险,风餐露宿,终于抵达了云南广南府。而此时,远在后方的大西军狄三品等将领已将永历帝一行人的情况火速禀报给了孙可望。

得知消息后的孙可望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派遣副总兵王爱秀亲自赶赴广南府,迎接永历君臣前往贵州安龙居住。王爱秀领命后不敢有丝毫怠慢,即刻率领一队精兵强将启程出发……

孙可望此般举动,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决策,它实实在在地从本质层面达成了大西军与南明朝廷之间的紧密联合。历经诸多波折之后,孙可望最终拜倒在永历帝的脚下,表示愿意称臣归附。

此后,大西军遵奉永历帝之旨意,正式更名为南明军,并高举着明朝皇帝的大旗,积极展开行动。他们广泛收编那些散落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广、广西等各省的明军残部以及其他各路义军。

在此期间,诸如马进忠、张先壁、曹志建、赴印选、胡一清等各镇将领所统率的军队纷纷接受孙可望的统一调度指挥,相互协作共同作战。一时间,凡是在云贵地区与清军交锋对峙的各方军队,都被统称为明军。

当完成了这一连串令人瞩目的整合动作之后,孙可望郑重其事地上疏给永历帝,详细阐述了自己关于南明军出兵四川和湖南以抗击清军的战略构想。

然而,无巧不成书,恰好在这个关键时刻,满清政权内部传来了一个震惊朝野的重大消息——多尔衮不幸病逝!这位权倾一时的人物离世,犹如一颗巨石投入湖中,瞬间引发了整个清朝政局的惊涛骇浪。国内局势因此变得动荡不安,各种势力开始重新洗牌。如此一来,外部的军事压力加上内部的政治剧变,两者相互交织、相辅相成,使得原本就风起云涌的抗清形势进一步升温,从而掀起了第二次波澜壮阔的反清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