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策佯装战败,带着手下疯狂逃窜,两支军队在后面紧追不舍,想要报复公孙策包围城池之仇。
十万大军在被敌人疯狂追杀,离开襄都城大约一百里,三万骑兵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联军身后,联军并不知道追赶的敌人少了,这时前面的七万大军也停下了脚步。
联军将军项声道:“你们怎么不跑了,是跑不动了吗,我们还有余力了,你们就不行了。”
另外一位将军季风道:“就凭这些乌合之众也是我们的对手,我们只要发起进攻,他们就会立刻土崩瓦解、乱作一团。”
项声道:“是啊是啊。”
可是他们不知道这是在死亡边缘徘徊,这时骑兵发动偷袭,季风和项声被打的猝不及防、连连败退。
两人让手下士卒支起盾牌,阻挡骑兵的进攻,可是此时七万步卒来到了他们身后,两面夹击之下,联军继续溃败。
联军想要撤退,可是被公孙策大军死死咬住,任凭怎样挣扎都无济于事,只能等待全军覆没的下场。
为了避免这些士卒狗急跳墙,公孙策说道:“投降吧,你们投降我不杀你们,但是负隅顽抗只能死路一条。”
项声不想要投降,带着亲兵想要反抗,结果被公孙策冲到面前,一刀结果了性命。
季风不想死在敌人手中,拿起长刀往脖子上一抹,鲜血喷涌而出,倒在地上,瞪大了眼睛,一副死不瞑目的模样。
听到公孙策的话,又看见自己的将军被杀,那些士卒失去了战斗下去的勇气,丢下了武器,让公孙策投降。
看到这一幕公孙策松了一口气,对能够劝降他们感到庆幸。
这次公孙策收降近六万士卒,他将自己军中年纪过小如十五六岁的和年纪超过五十岁的士卒全部遣返回乡。
因为燕国接连被击败,国内青壮年稀少,所以将年幼的孩子和老人送入战场。
公孙策将这些人送回家乡,不仅没有削弱自己的力量,反而实力得到了加强。
公孙策手下有十万大军,其中三万骑兵,公孙策带着三万大军向着沧州城而去,他准备帮助公孙权攻打沧州城。
公孙策经过冀州城,此时城内的士卒都被调到襄都城,城内守备力量薄弱,看见公孙策来临,就毫不犹豫打开城门,看到城内百姓如此乖巧,公孙策也没有难为他们。
公孙策来到沧州城,可是没有见到公孙权的身影,他派遣斥候前去刺探。
斥候在搜查数个时辰,跑了数百里,才找到公孙权的身影,原来公孙权攻下任丘城,在河间城受阻,好在公孙权平安无事,否则公孙策一定会大开杀戒,为公孙权报仇雪恨。
此时沧州城兵力空虚,公孙策猛攻沧州,导致沧州城摇摇欲坠,城内士卒向河间守军求救,此事正中公孙策下怀。
听到沧州被包围,想到自己的妻儿还在城中,顿时心急如焚,带着几万大军返回沧州城。
公孙权在后面紧追不舍,将军高祥面对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的公孙权毫无办法,只能任由他跟随。
高祥来到沧州城与公孙策相遇,看到沧州城守军被调回来,他知道能够与他的弟弟公孙权相见了。
公孙策让十万大军对高祥发动进攻,此时公孙权也来到了这里,两支队伍前后夹击,高祥不是对手节节败退。
公孙策高声喊道:“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如果不想死就缴械投降,负隅顽抗死路一条。”
高祥想要带着亲兵反抗,结果被公孙权一刀砍下脑袋,其他士卒看见将军已死,立刻干净利落的投降了,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公孙策道:“你的兵力有些少了,就让他们跟着你吧。”
公孙权道:“谢谢哥哥。”抬头看去只见公孙策满头白发,公孙权道:“哥哥怎么了,怎么头发都白了。”
公孙策道:“没事的,你不用担心。”在看见公孙权安全以后,他就带着十万大军回到襄都城。
可是此时襄都城已经易主,城头上插着秦国大旗和黄字大旗。
公孙策没有选择强攻襄都城,而是带着大军攻打邯郸。
因为邯郸城守军都被调到襄都城,所以城内守军并不多,很快就把邯郸城攻下来了。
然后让手下向黄立贵送信,说道:“你攻下我的襄都城,我拿下你的邯郸城,咱们两清了。”
黄立贵怒不可遏带着十万大军出城,向着邯郸城的方向而去。
黄立贵来到邯郸城城下对公孙策破口大骂,说道:“你们为什么攻打我的城池,是想要与我开战吗?”
公孙策道:“是你们先攻打我的城池的,我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没有什么过错,反倒是你们有错在先。”
黄立贵道:“我们看见你们离开,以为你们并没有占领的意思,哪知道你们还会回来。”
公孙策道:“这个城池是谁攻下的?”
黄立贵声音放低,说道:“是你们。”
公孙策道:“那不就是了,你们抢夺我的战利品,还不许我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了吗,这是什么道理。”
看见公孙策没有从邯郸城撤走的打算,黄立贵知道这一场仗必须打了。
黄立贵命令士卒架起云梯,抬起攻城锤就向邯郸城展开进攻。
公孙策不仅攻城能力很强,守城能力也丝毫不弱,面对黄立贵就像排山倒海一样的进攻,既然定海神针一样一动不动。
云梯上都是攻城士卒的尸体,鲜血将云梯染成红色,可是士卒依然前仆后继,丝毫没有撤退的打算。
一轮轮进攻并没有伤到公孙策丝毫,反而黄立贵损失惨重,可是黄立贵不愿意放弃,因为邯郸城是黄立贵回上党的必经之路,如果失去他们无家可归。
虽然知道强攻损失惨重,但是没有其他的办法。
在丢下数万人的尸体后,黄立贵也坚持不住了,开始鸣金收兵,士卒们松了一口气,有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