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李国喜攻打邯郸(1 / 2)

陈武风云 汉东人家 1633 字 2个月前

司马洪得知自己的大将被李国喜所杀,几万大军被李国喜兼并,气的咬牙切齿,恨不得将李国喜生吞活剥。

司马洪带着十万大军从荥阳城出发,跨过黄河,然后来到了河内郡,他在温县安营扎寨,然后派遣手下斥候前去查探。

自从李国喜吞并了司马洪的几万大军后,李国喜就知道司马洪必定会攻打自己,于是他没有继续与陈武纠缠,而是带着数万大军在泽州县防守。

李国喜命令手下隐藏踪迹不要被司马洪的斥候发现,斥候在周边巡查一番后,没有发现李国喜的踪迹,于是回去向司马洪复命。

斥候道:“回大王,我们没有发现大军踪迹,可以放心前进。”

听到自家斥候的话语,司马洪带着大军从温县出发,来到了野王城,之后穿过崇山峻岭来到了泽州县。

司马洪命令大军将泽州县团团包围,然后对城内的士卒道:“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如果不想死的话,那就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否则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守城将军打开了城门,司马洪看到兵不血刃拿下泽州县感到很得意,带着大军浩浩荡荡进入城内。

司马洪带着手下来到了储存钱粮的地方,他们准备将粮食搬走,结果突然之间粮仓起火,大军乱作一团。

李国喜带着数万大军趁着司马洪大军混乱之际对司马洪发动进攻。

司马洪想要组织兵力抵抗,可是根本就没有士卒听得清他的话,司马洪知道如果不逃他必死无疑。

他当机立断抛弃数万大军,带着手下亲信离开泽州县,因为此时城内乱作一团,让司马洪逃出生天。

李国喜本来想要将司马洪擒获,但是司马洪躲在人群中就像一条泥鳅,李国喜只能选择放弃。

但是司马洪留下的几万大军,李国喜就不客气了,李国喜道:“你们的大王已经放弃你们了,你们与其为他卖命,不如投靠我,我一定会好好对你们的。”

那些士卒看到逃得无影无踪的司马洪,知道李国喜所言非虚,此时他们感到绝望,他们为司马洪出生入死,结果司马洪却在生死关头把他们抛弃,他们果断的投靠了李国喜。

李国喜得到了这几万大军,全国兵力到达了十五万之多,此时追随在李国喜身边的有十万大军。

李国喜穿过崇山峻岭,来到了河内郡,此时司马洪兵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河内郡,守城将军决定向李国喜投降,李国喜接受了他的投降。

河内郡各城看到李国喜并没有大开杀戒,反而让他们继续当官,他们觉得投靠李国喜和投靠司马洪没有区别,而且李国喜兵力更强,更能保障他们的利益,就这样河内郡所有的城池纷纷向李国喜投降。

李国喜不战而屈人之兵,拿下了一个郡,他的粮食、武器和铠甲都有了供应,不用从赵地运到中原那么麻烦了。

河内就是李国喜占领中原的前沿阵地,李国喜可以通过河内郡攻打晋国而不需要翻山越岭了。

为了巩固河内郡,李国喜准备拿下东郡,然后顺势攻打齐国、晋国和赵国。

李国喜跨过卫河,来到了东郡治所濮阳城,李国喜将濮阳城围得水泄不通,然后对守城将军道:“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如果不想死的话,那就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否则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守将知道凭借自己的几千人,根本就不可能与李国喜的十万大军抗衡,为了不让百姓遭受到无妄之灾,守将命令手下开城投降。

李国喜拿下濮阳城后,东郡其他城池纷纷向李国喜投降,李国喜又拿下一个郡,此时李国喜东临齐国,南邻晋国,北靠燕国。

李国喜渡过卫河,准备北上攻打邯郸城,他带着大军来到了邯郸城,他将城池包围,然后对守城将军道:“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如果不想死的话,那就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否则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守将道:“我邯郸城固若金汤,你想要攻城那就来吧。”

李国喜听到守将的话勃然大怒,命令手下即刻攻城,四个城门每个城门两万大军,共计八万大军,两万大军从旁策应。

守将也没有闲着,他命令手下对靠近的士卒射箭,箭矢射向李国喜的士卒。

李国喜让手下举起盾牌,然后掩护推着云梯和扛着攻城锤的士卒靠近,他们很快来到了城下。

守将知道继续射箭无济于事,命令手下将准备好的金汁、树木和石头推下去。

在云梯上的士卒被滚烫的金汁泼中,顿时皮肤红肿、溃烂起来,士卒疯狂的抓挠身上的皮肤,身上被抓出一条条血痕,他们就像没有感觉似的。

树木和石头将士卒一排排的砸下云梯,然后掉在地上,摔成肉泥,看起来惨不忍睹。

在付出了近万士卒后,李国喜知道攻城损失太大,李国喜的幕僚道:“大王我有一计定可大破敌军。”

李国喜被勾起了兴趣,说道:“哦,军师这是有什么好办法吗?”

幕僚道:“最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可以与城内联系,让他们帮助我们攻城。”

李国喜道:“有目标吗?”

幕僚道:“有。”

李国喜道:“那这件事交给你了。”

幕僚道:“大王放心就是,我必定不负你的期望,但是我想要一些钱财,不知道大王愿不愿意了。”

李国喜道:“不过些许钱财,你到府库去取就是,不必向我汇报,如果你事情办成了我重重有赏。”

幕僚道:“多谢主公,请主公将围城的士卒撤去,这样才方便我做事情。”

李国喜道:“好的。”然后向帐外喊了一声,走进来一个士卒。

士卒道:“大王有什么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