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拜师?(2 / 2)

先生他真的,我哭死。

徐庶点了点头道。

“先生安心,已经全都救出来了。”

蔡邕拿起一卷书简递给李余,让李余观看。

“且我们都已经将其整理成册,誊抄百余卷了。”

洛阳之中识字的人本来就不少,在听说李余所著之书后,所有人都想着过来誊抄。

起初陈宫还有顾虑,但蔡邕却说,先生连我都能舍身相救,为何会不愿传下此等大学问?

然后陈宫他们一想,是啊,李余连蔡邕这种董卓的人都能舍命相救,怎么可能会不愿传播自己的学问。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你写书让人发表的话,不是人家书商给你钱,而是你给人家钱。

而如今这些人自愿为李余扬名,这在陈宫徐庶等人眼里是好事。

在李余昏迷的这些天里,他们一边誊抄,一边研究其中的学问。

他们发现李余将这些书册分为几大类,每一大类之中又包含数十乃至数百个小类。

每一类都环环相扣,而几大类之间又有紧密联系,就比如说数学与物理还有化学这几册。

这些东西深奥至极,想要搞明白后面的一道简单题目,就要将前面的东西全部学会。

没有数年苦功根本没有办法钻研清楚,他们越是观看越是感觉到了深奥玄妙。

李余在他们的眼中,已经是如同圣人再世一般的人物,这些的东西除了生而知之者,没有其他的办法来解释。

他们哪里知道,这些东西是后世的义务教育书册,这东西本来就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这是几代人所研究出来的东西,根本不是个人的智慧所能想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