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觉得我是个假粉丝吧?”
“那可不,我得替李言老师把把关才行,不是什么人都能当他的粉丝的”
“如果你连李言的诗都不会背,恐怕全国的观众朋友们都不会认可你这个粉丝的”
“哈哈,幸好我早有准备”
“昔人已乘黄鹤去,........”
“你还真会背啊?”
“那当然,我可不是假粉”
“现在,有请李言老师,为我们带来古诗朗诵,元日”
首先出场的是一幅浓墨的水墨画。
“爆竹声中一岁除”
这声音是提前配好,很具有古朴氛围,随即后面也出现了很多关于去年一些重大好人好事的画面。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是却硬生生地表演了三分钟,也算是一个小节目了。.
“李言老师稍等”
就在李言就要退场的时候,被主持人喊住了。(当然彩排的时候就是这样安排好的)
“李言老师,您的这首元日写得真是太好了,我刚刚在后台听的时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春节,让我......”
“您能给我签个名吗?”
“诗诗,你也太不敬业了吧?这是春晚的舞台,全国人民都看着呢,你就这么要签名”
“给我也来个”
“你不也一样吗?”
李言给他们一一签名之后,这才下台离去,全程李言一共出场四分钟。
李言没有时间休息,之后他还要演一个小品,这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在化妆师的安排下,李言卸妆,化妆,换衣服。
李言隐隐地还听到了王台长在外面大声骂人。
李言管不了那么多了,也没有出去查看,毕竟自己也时间紧迫,没有多余的时间拿去浪费。
.......
“不愧是我女婿,长得好看不说,还那么有才华”
“什么啊,那明明是我有眼光好不好,跟你有什么关系”
曲筱绡白了妈妈一眼,吐槽道。
“你真不去燕京?”
“是啊,本来我们都约好了去燕京等李言演完节目的”
“他不愿意啊,还非得让我回家陪你”
“你说,你需要我陪吗?”
“需要”
“屁的需要,要不是我拉着你看电视,你早就去打麻将去了吧”
曲筱绡白了妈妈一眼,说道。
“谁,谁说的”
曲妈妈说道,但是明显底气不足。
“叮叮当当叮叮叮叮当,.......”
曲妈妈看了手机一眼,没有后续了。
“怎么了?接电话呀”
“接就接,我又不怕什么”
“是吗?”
“那开免提吧”
“凭什么?”
“不开免提以后不养你啊”
“......”
“喂,你在干什么啊?三缺一,就差你了”
电话刚一接通,对面就传来了咆哮声。
曲筱绡得意地看着妈妈,似乎是在说:“看吧,这下你狡辩不了了吧?”
“范阿姨,我妈妈今晚没时间打麻将,她要看女婿呢”
.“啊,筱绡,你也在家啊”
“看女婿啊,那算了,我们再找个人吧”
......
“好了,可以死心地看电视啦”
曲筱绡说道。
“这,不是已经看完了嘛”
“你真是一点都不关注我男朋友啊”
“你难道不知道李言有两个节目要表演?”
“第二个节目才是重点”
曲妈妈:“......”
她是真的不知道这些,她平时也不关注谢谢啊,曲妈妈为了缓解尴尬,便岔开了话题道:“怎么会上两个节目呢?这可是春晚的舞台啊”
“那又怎么样,我男朋友去春晚还屈才了呢”
曲妈妈:“......”
“第二个节目是什么啊?”
曲筱绡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啊,春晚彩排的时候我没去”
“你不好奇吗?”.
“不好奇啊,提前知道了,就体验不到惊喜了”
曲妈妈:“.......”
“对了,我爸呢?不是提醒他陪我看电视了吗?”
“哼,接了个电话,说是曲莲洁发烧了,就急匆匆地过去了”
“嗷,对了,你爸让我代替他跟你说声对不起”
“行”
曲筱绡淡定地答应了一声。
“筱绡,你没生气吧?”
“没有啊”
曲筱绡的语气还是那么平淡。
“哎呀,妈,看电视吧,马上就到李言的节目了”
“哎,好”
曲妈妈现在越来越看不透曲筱绡了,自己这个女儿真是成长了很多。
.......
“诗诗,你知道吗?李言老师马上又要登台了,这才他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现在请欣赏李言、唐悠悠、王宝带来的小品《卖拐》”
“哎,大忽悠!大忽悠!”
“喊啥大忽悠,当大伙面,别叫我艺名行不行?”
“噗嗤”
观众们对于小品这种艺术形式比较陌生,但是丝毫不影响观众大笑、开心。
他们还以为李言带来的会是与文学相关的表演,没想到竟然是为了逗大家开心,这比相声还好玩啊。
.........
“走两步!走两步!没病走两步!你想看病吗,看病就走两步!”
节目过半了,但是观众的欢笑根本没有停下来,全程都没有听过,王台长在后台看着71.5%的收视率,听着外面的捧腹大笑,心中不由得放松了,看来自己这个决定真是太明智了。
“要什么自行车呀?要啥自行车?”
“哎呀,对对对。”
“你咋这么个样呢?”
“我没说要自行车呀?你说的要自行车。”
“见笑了啊,这媳妇儿我也管不了了,见面跟人要自行车。”
“我没说要自行车!”
“以后我不领你出来了。”
“大哥你别老生气,我觉着我大姐这句话说的还是有道理的,你说像我这腿脚呢,基本就告别自行车啦,是不?我就把自行车给你啦,行不行?”
“不行,你不能要人家自行车。你快点推走吧, 他这是坑你呢!”
“你这是坑我!你怎么这样呢?我就纳闷了,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