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西方思想及宗教简史十!(2 / 2)

凿壁窥光 江枫客栈 3838 字 1天前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至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186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在经历短时间的辉煌后就迅速败亡。神权左右皇权导致核心矛盾,**从根本上动摇了太平天国政权的根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时代农民起义战争的特点。

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以及社会仁人志士,开始思考造成东西方差距的原因,开始前往西方学习,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勇敢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起义战争的高峰。

1894年7月25日至1895年4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甲午中日战争是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1900年至1901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由英国、俄罗斯帝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八国所派遣的军队组成攻打清朝的联军。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爆发。1900年5月,列强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陆续增兵北京和天津。

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e·西摩尔率领联合特遣队2000余人分批由天津租界进犯北京,经廊坊落垡之战,伤亡近300人,被迫退回天津。6月17日,联军攻占大沽。7月12日,兵力达到17万人,火炮40余门;7月14日,占领天津。7月底至8月初,兵力增至34万人,并做好入侵北京的准备。8月4日,联军集中18万余人及81门火炮,自天津出发,先后攻占北仓、杨村、河西务、通州等战略要地。14日攻陷北京,尔后纵兵抢掠3天,并对北京实行分区占领。此后,继续增兵,自京、津出兵四向攻掠,控制了南至正定、北至张家口、东至山海关、西至娘子关的京津四周要隘。联军初期没有成立联合指挥部,作战时通过司令官联席会议分配任务。8月17日,决定由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10月17日,瓦德西进京,设总司令部于紫禁城的仪銮殿,并成立军事殖民机构“北京管理委员会”于理藩院衙门。

法军翻墙入紫荆城英军在北京切开城墙建铁路八国联军监斩给八国联军送横匾美军在北京

八国联军把北京分成不同的占领区,东四以北由日军占领,熟门熟路的日军率先掠走内务府300万两白银,东四南大街以东由俄军占领,以西由意大利军队占领。

皇城东北由德军占领,皇城东部由日军占领,皇城东南由英军占领,崇内大街以西东长安街以南由德军占领。西城由美军、法军、英军、意军占领,外城由英军、美军、德军占领,实行军事统治。

1901年6月14日,联军总司令部撤销。《辛丑条约》签订后,联军逐步撤离北京和直隶地区。

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战是由于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nbp;参战双方为以德、奥为主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

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发生,7月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战争爆发。战场起初集中在西欧、东欧和巴尔干半岛,而后扩大到土耳其、意大利及亚、非诸多殖民地。主战场则始终在欧洲。战争伊始,同盟国掌握主动。1914年双方在西欧同时展开战略进攻,先后受阻。1915年底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战争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1916年后战争陷入僵局,同盟国开始丧失主动权。1917年美国、中国等国参战,德国在东、西两线转入防御。1918年,双方进行战略决战,协约国夺取主动权,在各战场全面反攻。同年11月《贡比涅停战协定》签订,战争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一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参战国家达33个,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15亿人被卷入战争,850万士兵和1300万平民死亡,21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得到长足发展。战后民族意识形成、民族观念勃发,并形成了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标志的新的国际秩序。

1911年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至1912年初,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此革命旨在推翻清朝**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有的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有说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1912年2月12日,清帝发布退位诏书,清朝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辛亥革命的发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nbp;。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开始探索建立现代国家制度体系,开始重建社会的价值体系、文化体系、科技体系、经济体系和管理体系,开启全面赶超西方的百年艰辛历程。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