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口口相传(2 / 2)

但对荆山县城这个偏远的山间小城来说,大半个月前,老黄捡到自己把自己撞晕的兔子之事都还在津津有味地传着。

傍晚时分这么神奇,这么跌宕起伏,简直宛若话本故事一般的事儿,又怎么可能只是傍晚聊聊就不聊了?

当天晚间确实时间不适合,只算是小范围传播了一下。

然而,第二天的时候,演绎之后的版本,就开始在整个荆山县城广泛传播。

少年血海深仇,却重病不治被二两银子出售,还悲惨无人愿买;杨老爷子一眼看出少年天赋,收回家中好生照料传授衣钵。

结果昨天少年天才在小巷被乞丐埋伏,以一敌百,从早打到晚,一直打得昏天黑地血流漂杵,最后活着的乞丐就被少年统统卖给了人牙子。

故事越传越离谱,但传的人多,就总有人能在被质疑之后补上解释。

有人问,窄窄的小巷为什么能站一百个乞丐,肯定是假的。

就有人回答说,那是因为小巷的墙沿上也站满了乞丐;

有人说,整个荆山县城都没有一百个乞丐,这就是骗人。

就有人满脸神秘地说,你算是说对了,那些乞丐就不是真乞丐;

......

买卖的地方有人在传,吃饭的地方有人在传,干活的地方都同样有人在传这般故事。

砍柴的人中,同样有不少人在传,这一来二去,自然就传到了刘婶的耳中。

于是,有人就砍柴这点问到刘婶头上:

“刘大姐,这说的那少年,是不是就是你们柱儿啊?”

听得津津有味的刘婶果断摇头,相当确凿地回道:

“肯定不是啊!都说那少侠从早打到晚,柱儿一天都跟着我忙活着呢干活呢,昨天你也来了啊,中午回去时那孩子不还跟你打招呼么。”

“哦,对对对,昨天中午我们还差不多的时候回的,柱儿那孩子还挺有礼貌的,不过那这说的是杨老爷子哪个徒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