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小试牛刀,维修中的猫腻(2 / 2)

赵东阳依然没接话茬,利索的收拾了一下工具,直奔公交车站。

上次骑车撞人后,赵东阳对电瓶车有心理阴影,不过,生意一旦做开后,没有这玩意还真不行。

很顺利,在梧江大市场负一层的一个角落,赵东阳终于找到老式的收音机低频三极管,开张第一单算是保住了。

难得来一趟,赵东阳干脆把能有的、各种型号的老式电子元器件都买了一些,又买了冲氟的气压表、氟罐和连接管。

再跑一趟移动营业厅,补了个电话卡号,回去在招牌上把号码写上,这样把永强给的老手机也用上,人家一片好心,生活、生意两部手机刚刚好。

算算,今天开张花了小一千,收入与之相比少的可怜。

赵东阳倒不着急,刚开始是投入期,很多东西都要添置,否则玩儿不转,只能慢慢来。

城中村的住户,大多都是工薪和低收入人群,家里的老旧电器很多,电器一旦出毛病,多数人家舍不得扔,都是能修就修,能省则省。

所以,需求还是有的。

中午一点钟,匆匆吃了口盒饭的赵东阳赶回城中村。

一点十五分,赵东阳就把老太太的半导体和大妈家的空调给修好了,上门服务,两家一共只收了一百一十五元钱。

令赵东阳没想到的是,下午突然繁忙起来。

不知道是不是大妈给做了宣传,还是小黑板上的便宜价格起了作用,短短一个小时,就接了二十八单生意。

赵东阳忙不过来,主顾们也不急,有七八件小电器就放在了三轮车上,约好了时间拿,就悠哉悠哉的离开了。

虽然都是不值钱的小电器,能有这样的信任,也着实让赵东阳的心里一热。

下午四点半,所有单子忙完,每一件小电器又重新焕发了生命,主顾们乐呵,纷纷夸赞,收费便宜,手艺好,一定帮忙宣传。

刚刚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本想歇口气的赵东阳又有新主顾上门。

一位额头淌汗的油腻大叔,“老板,饭馆里的大空调能不能修?”

“什么样的空调?一体还是分体的?立式柜机?”

“不是,是那种倒挂在屋顶的,我是盘人家的店,好像是风华牌的,没记住是什么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