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跟老板探讨学术,也是一种工作(2 / 2)

“我不要股份,不当股东。”

张娜坚决反对,完全出乎赵东阳的预料,若是换作别的人都要乐傻掉了吧?这家伙简直就是个另类。

不过,张娜也一向另类惯了,赵东阳反复劝解,等同于苦口婆心的送钱,实在无法说服,也只能随她了。

幸亏张娜在工作上一点也不另类,否则赵东阳就要抓狂了。

真是个怪人。

与此同时,赵东阳开始马不停蹄的出差,去考察设备,主要是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系统,品牌不一样,价格差异很大,转了一大圈,作为门外汉来讲,实在难以下嘴。

最后还是马晓来找了一个做机械的同乡,以三十一万九的价格购买了一整套处理设备,比市面上同类型号的设备便宜了百分之二十。

这只是一套普通的通用设备,只能处理普通电池、铅酸蓄电池,无法处理动力电池,未来需要采购的设备还有很多,赵东阳列了个清单,恐怕要花大几百万。

尽管赵东阳恶补了很多行业知识,也跟郭老板相谈甚欢,但最终他还是接受了张娜的建议,小碎步快跑,不要一口气吃个胖子。

先从普通电池做起,等熟悉了工艺,熟悉了市场行情后,再慢慢向动力电池拓展,否则,要是按照郭老板之前的雄心壮志,一口气设备全上,花出去上千万,一旦失败,就全打水漂了。

而且现在厂里的技术力量十分有限,老技术工人就两个,还有两个像是半学徒,暂时难堪大用。

救命稻草是在月底,张娜介绍的一名电化学专业的小伙子到位,赵东阳与之谈了很久,感觉人很实在,可用。

于是这位名叫候新东的年轻人被委以重任,被派到厂里当负责人。

而废旧电池回收的资源暂时还要依靠老板娘,他们以前就有固定的合作渠道和协议废品物资回收站,以现在预计的处理规模,是能够满足生产所需的。

但还远远不够,废旧电池就是原料,只有足够的原料才能保证生产,养活生产线,所以赵东阳认为有必要加强和拓宽回收的渠道,大手笔把老板娘的儿子郭东提升为采购经理,并批了预算,抢夺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