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朋友跟我讲了个故事,说传统木工的榫卯结构里有一个绝活儿,挖承重的楔槽,一定不能太浅,浅了稳定性差,达不到承重效果,但挖深了更要命,整个立柱会断裂,只有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种绝活不是说随便拿把尺子就能量出来的,而是凭借经验丰富的匠人的感觉。
“这个朋友还说,他的老上级给他打电话,抱怨这阵子练功找不到感觉,也找不到可以交流的人,脾气很坏,就这样。”
一贯的云里雾里,但赵东阳这回能听懂李迪的弦外之音,想了想道,“敢问这位老上级练的功法是不是叫自然道?”
“呵呵,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可没说。”
赵东阳笑笑,心里释然,他完全明白了,也就此消了兴师问罪的念头,这件事,李迪还是尽了力的,背后的生态复杂,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摞纸,放到精致的小几上,封面的标题立刻让李迪的双眼放光,《氢能源动力电池技术线路》。
“呵呵,可以呀小赵,你早就有了?”
“不是,这段日子一直在查资料和实验,前天侥幸成功,但一次成功不能说明什么,后续还有成百上千次的测试,可以肯定的是技术框架基本确定了。”
也算是投桃报李的交换吧,至少赵东阳的态度让李迪打消了很多顾虑。
“好好好,非常好。这个东西你只有一份儿吧?”
“电脑里还有一份电子版的,你需要,我就发一份给你。”
“发过来,要加密。我是说,除了你,研发团队里没有其他人拥有完整的文档吧?”
“嗯,这你放心,他们各自只负责一部分,完整的只有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