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起身见礼,“姑娘,小公子说要回去写字,就没跟过来了。”
南禾认真打量着姑娘身上的衣裙,不错,正合身量,姑娘穿得真好看!瞧得她小心思都雀跃起来,回头要给姑娘和小公子再做几身。
千山举手,说,“姑娘,小公子让我来帮你做木簪。”
“哦。”姜砚秋挑眉,小家伙都会帮自己安排人了,不错不错。
“行,那你和南禾一起到隔壁房屋先看看。家福在隔壁吗?”
左右没瞧见他人影。
“在的,方才隔壁有人喊他,刚过去。”
“那行,图纸在他那边,你们两个过去先看看。”
“好。”
两人相继出去,姜砚秋拂了拂手,“坐吧。”
千竹依言坐下,给她倒了杯茶。
姜砚秋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十里梅林一趟来回走,可不容易。
放下茶杯,才开口问千竹,“你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事情这么快就办完了吗?”
千竹微笑,“姑娘说笑了,千竹断不敢这么草率行事,不过确实有些眉目了。”
“哦?不妨说来听听。”
千竹又给她倒了一杯茶,坐正身子,将近日所为娓娓道来。
“我先去了北安镇的,想着那边不仅与青荷镇相邻,也与县城相接,而且与之相挨着的松山镇的人要去县城多半也会经过北安镇,所以人流多一些,酒楼生意也好些。”
“在北安镇客流最大的安和酒楼看了两日多,昨日中午找酒楼东家谈过。她说她有五家酒楼,一家茶馆,要盘的话需要一同入手。”
“还有这样的事?”姜砚秋端起茶杯,低垂的长睫羽掩去了她的神色。
“老东家病逝,掌事的是他的遗孀,带着个两三岁的孩子。老东家族中还有好些兄弟,孤儿寡母怕守不住家产,所以想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趁早变卖了,好回去娘家相近的镇子找个地方重新起家。”
姜砚秋听着千竹的话,眉头微皱,“若是我们接手后,他们又三天两头找上门闹事,六家铺子,耽搁生意不说,麻烦更是不少,我可没有闲心逸致处理这种事情。要是将所有掌柜活计换一遍,那也麻烦。”
千竹早料到怕麻烦的姑娘会有这层顾虑,不慌不忙地说,“那倒不至于那么糟糕,他们家的兄弟也只知道老东家在县城开了一家酒楼,就是泽华书院出来过两条街的那家琼华楼。”
提起琼华楼,姜砚秋还是很有印象的,之前遛街时经过好几次,次次都是客朋满座,上门吃饭的大多是高门大户的人,还有许多不缺钱的书生。
“另外几家都在镇子吗?”
千竹点点头,神色认真,“是。琼华楼的生意最佳,她出价一千二百两。”
“另外四家酒楼分别在北安镇、松山镇、东水镇和南溪镇,地段也不错,每家八百两。我打算过去这几个镇子再多看看。”
“还有茶馆六百两,也在泽华书院附近,就在出院出来第一条街。”
姜砚秋回想着,“泽华书院出来,那离咱们小院很近了。皖西巷出来斜对面的街上,是面馆隔壁的玉竹轩吗?”
“正是。”
那便是她去过的那家茶馆了,玉竹轩里面的修葺皆以四君子之一的竹君子为主,便是茶具也用青竹巧制,不仅环境清雅,更是淡淡竹香萦绕。正是文人雅士流连之地。
姜砚秋没想到找酒楼找到自家边上,倒是意外之喜。她着实没有想到琼华楼生意那么好,那老板说盘就盘,千竹确实有些运气。
“六家铺子下来五千两,你身上的银钱可还够用?”
“这么说,姑娘是愿意接手下来吗?”
“嗯,生意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接手了。”姜砚秋还是挺看好这两家铺子的,顿了顿,又说,“至于他们那边的亲戚只知道一家铺子,就算来找麻烦,集中一处也好处理。北泽兴建,县令要发展经济势必保障商家权益,不会随他们胡闹。”
不然最近各大街道商铺也不会一家接着一家,那么容易就开起来。重学重农重商,北泽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安家落户。
千竹也是这般觉得,点头说道,“我与张夫人说了,若是定下来,琼华楼势必得换上一大批人,因为里面许多都是他们族亲安排的。她愿意降低二百两以作酒楼大换水损失的补偿。”
“换人不是小事,你可有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