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模拟(2 / 2)

“意识、情感、智慧和智能,它们四者既有包含关系,又有关联关系。

严格意义上来说,智能包含意识,意识是智能的一部分,而情感和智慧、智能之间,则是平级的关联关系意。

但是如果就现在的人工智能来说,意识和智能是可以分离的。

意识不是物质,意识不过是一种感觉,是寄生在物质上的一种精神活动,意识是对自身存在的感知,包括对自己行为和驱动行为原因的感知……

至于非生命是否可能会产生意识,至少最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还远远没有触及到意识的。

至于高等生物的生理本能,如生存和繁衍,也不在当前人工智能的研究范畴。

你平时所看到的那些好似有简单意识的非生命体的人工智能,其实不过是人为地赋予人工智能情感,那是第三人称的‘外显’,是提前设定好的程序。

一旦你的表现不在它提前设置好的程序之中,那么他就不会显得那么智能了。

最起码一百年内非生命体是不可能拥有我们认为的意识的。”

周明认真回答完这个记者询问的第一个问题之后,这个记者倒是很认真的点了点头,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都听明白了,还是假装听明白了。

不过,她很快便又询问起了周明第二个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通用智能?通用智能一定是强智能吗?新一代人工智能既要通用又要强智能,通用和强是什么关系?”

“通用和专用、强和弱……

其实,我们对于人工智能这条路要走的路还很长,其实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只是刚刚起步,甚至连起步都算不上,顶多算是弱初级人工智能。

不过,我相信不出十年时间,我们在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内一定会有着重大突破……”

就这样,周明对于这位记者所提到的十个问题,都一一给出了答案。

这位记者提到的问题其实也差不多都是周明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关于意识、情感、记忆的问题,另外她还询问了一些关于未来机器人如果能够自主学习的话,那么他的学习动力来自何处?记忆、计算和存储的区别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总之,我觉得就算让人工智能拥有像人类一样的情感,我们也不应该这么做,因为一旦这么做了,许多人就不仅仅将它们当做机器人这种工具来看待了,而是会将它们当做与他们自身一样的人来看待了。

既然是‘人’,那么就必须要有人权,到时候许多人一定会邀请给予机器人人权。

这违背了我们创造人工智能的初心,我们创造他们是为了解放人类的重复劳动,给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将他们创造出来当祖宗一样供着的……”最后回答完眼前这位女记者的十个问题后,周明又补充了一些他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