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文官之计(2 / 2)

他现在学的乃是史记中历朝太子的得失,而身为太子师的郭瑜却似乎加了很多私货,以吕后来暗指武媚娘,将他带入刘盈之中。

若是前世的他定然会吸取刘盈和吕后的前车之鉴,对武媚娘产生防备,母子失和。

然而郭瑜却并不知道武媚娘所做的要比吕雉更甚,他所面临的情况更加困难,如今李治和武媚娘还有十多年的寿命,他刚刚长大,羽翼未丰面对武媚娘根本没有反抗之力,目前他和武媚娘不能失和。

当然,这并不代表李弘不能从太子刘盈的教训中得到启发,李弘想了想道:“本宫记得曾经命许敬宗、许圉师、杨思俭、上官宰相等人从古今文集中摘选佳句,按类编录五百卷。”

郭瑜点了点头道:“启禀太子殿下,此书名为《瑶山玉彩》,编撰而成之时,大受陛下赞赏,赏钱三万贯。”

说罢,当下,郭瑜从旁边抽出一本书籍,递给李弘。

“《瑶山玉彩》?”李弘看着这个名字不由嘴角一抽,瑶山玉彩一看就不知所谓,想来仅仅是李弘的政绩工程,根本没有流通性可言,李弘后世根本没有听说过。

李弘深吸一口气道:“瑶山玉彩的名字太过于隐晦,本宫意欲将其改名为《文五百篇》”

“《文五百篇》。”郭瑜眉头一皱,瑶山玉彩的确是有五百卷改名为文五百篇也正合适,只是这个名字和瑶山玉彩一比简直是太直白了,如同白开水一般。

李弘心中冷哼,瑶山玉彩的确是有韵味,然而却只能孤芳自赏,而改成《文五百篇》虽然直白,定然能够在大唐流行,增加他太子的名望!

“非但如此,本宫由此得到启发,古文文集中的的名篇佳句的确不少,然而我大唐最为盛行的却是诗篇,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太子殿下聪慧!”郭瑜赞道。

“为了让唐诗大兴,本宫准备从市面上收集最为精彩的三百首诗,编撰成《唐诗三百首》以供天下学子传阅学习。”李弘振奋道。

他既然要效仿刘盈那就效仿到底,《文五百篇》的传播性根本不够,他直接祭出王炸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