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空间站发射(2 / 2)

林风听着回答很是满意,这高度直接上升到了人类,又继续问:“那么周先生,能大概讲一下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决心研究可回收技术的呢?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您回国后的次年,行星科技就完成了可回收火箭的首次成功。”

周世航想了一下,说道:“其实可回收技术早已经在20世纪50年代由德国火箭专家冯·布劳恩提出,我国的钱佬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

可以说在火箭科学界,一直在寻找实现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技术,但受限于精密制导控制系统的发展,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水花,同时伴随冷战结束,航天界一下子失去了大量经费支持,进入了瓶颈期。

真正的突破应该是spaceZ的工程师在2012年发表的论文,Lossless convexification of Nonconvex control bound and pointing constraints of the Soft Landing optimal control problem(对最优软着陆问题中非凸的控制约束和朝向约束进行无损凸化)。

通过控制学对火箭的着落优化有了更详细的思路,才使得spaceZ成为了世界第一家完成可回收火箭的公司,而我也是从那篇论文中获得的启发,开始着手研究可回收技术的。”

林风蹙眉,这可全是对米国和spaceZ的吹捧啊,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一波小小舆论。

就听着周世航继续说道:“经过多年的学习研究,我对火箭控制学的想法也在逐渐有了新的想法,特别是使用神经网络对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后进行大型推理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预测,使得后来者可以通过快速多次迭代试验,找到问题最佳解决办法。

正是依靠着利用大数据推理问题流程,才使得我们可以在短短一年内,实现可回收技术的突破。如果你去过我们公司总部附近了解下,就能知道我们在短时间内做过多少次试验,大量失败的试验让我们获得了同行内难以匹敌的数据库容量,也是基于此,我们才开发出了可回收技术。”

林风一下子听了这么多相对专业的词汇,有点懵逼,只好暂时略过提问,继续下一个问题:“那么周先生,据我所知这次你们将会首先发射一个空间站节点舱,3天后再发射另一个节点舱,您能给我们的观众解释下为什么要如此密集的发射呢?”

周世航看了下远处的大屏幕,已经开始进入最后的倒计时,立马说道:“马上就要发射了,这个问题我快速回答下,之所以要2个节点舱挨着发射,是因为我们这次发射还是从星宿项目中额外挤出来的火箭,当然要快点了,不然会耽误后面的卫星发射。”

紧接着周世航就摆手示意到此为止,要去到盯着发射数据了。

林风也只好作罢,对着摄像机进行了收尾录制。

周世航赶到控制台,松了口气,这采访简直要命。

发射组长黄杰看到周世航采访结束后过来,羡慕的说道:“周总,这下你可是在全国观众面前露脸了啊。”

周世航翻了个白眼,“我估计等下结束后还会有采访,到时候你去,让你也露露脸。”

黄杰听闻顿时美滋滋,就连发射前最后的检查也快了不少。

虽然已经是12手的老火箭,但行星2号依旧给力,按计划在轰鸣声中顺利起飞,将弥罗宫送入预定的830公里轨道。

这个轨道高度比国际空间站319公里要高出2倍多,直接成为人类迄今为止高度最高的空间站。

……

就在直播间里为空间站成功入轨欢呼时,唐纳德喝完了最后一口可乐,叹了口气,看向马克:“刚刚最有价值的信息记下来了?”

马克点点头说道:“都记下来了,行星科技使用神经网络处理数据,快速迭代,至少在我看来这很靠谱,也解释了他们飞快的进度。”

“那什么神经网络,我们米国有什么研究进展的?”

马克拿出手机查了下资料,说道:“据我所知,好像在7月份,微软投资过一家名为openAI的公司,就是做的神经网络研究,他们称之为人工智能。”

唐纳德一下靠到沙发上,沉默片刻让马克出去,然后直接打电话给自己的投资经理,要求其调研下openAI这家公司,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投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