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想投资人就知道了,那是西北军阀马步芳的产业,能是普通人去的起的地方吗?
清华池也好,清华园也罢,洗澡基本都是1毛钱起步,三五毛钱能洗完了就不错。
这是什么概念呢?
约等于普通人一天的收入,北洋时期四九城的平均收入就是一个月10块钱。
那就请问了,假定你现在一个月挣8000,每次洗澡300-500,你一个月舍得去洗几次?
当然四九城也有便宜的小澡堂子,比如郭先生的相声里就提到过,那种塘子都是底层百姓去洗的,所以郭先生举了苦力卸车后去洗澡的案例,不光泡澡,然后还在澡堂子里叫外卖喝酒吃面来着。
说实话,郭先生确实懂的很多,但细节是有不少纰漏的。
就拿这段儿来说,他说卸车的一次挣两块钱,这就实在是扯了。
两块钱什么概念?是北洋时期一袋50斤的白面,也是老妈子管吃管住之后一个月的工资,还是普通巡警月薪的三分之一,购买力约等于现在的1500块人民币。
如果当年有一天两块钱的工作,还只用干半天,你觉得骆驼祥子还会去拉每个月十块钱的洋车吗?
所以郭先生这段儿就是瞎扯了,当年老舍当小学校长的工资才60块,这已经是文化阶层的高薪了。
延续郭先生提到的,卸车回来洗澡,这种小澡堂子在当年一般都是5分钱,然后休息再加5分,进包间+喝茶再加5分,然后还得给伙计5分钱的小费,也就是洗个澡2毛钱。
这比大澡堂子至少便宜一半,但在当年也不是底层百姓舍得花的。
之后是吃饭,北洋时期二荤铺的荤菜都是一毛左右,素菜5分,抻面一毛一斤。按郭先生的说法,要了1毛钱的酒+软溜肉片要宽汁儿+白坯8两(半斤),这一顿饭就是两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