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屈江就继续自己的学习看病看书的生活,今年要学习简单手术了,经常去附属医院临床观摩学习。他特别佩服那些轮科大夫,真是很辛苦。也羡慕那些主任医师的前辈,每人都有自己的绝活。
不过屈江发现他做手术的时候,在寻找血管甚至血管下面的毛细血管方面,他能看到能很快寻找到。他测试多次,只要用意念打开果松体,甚至不用解剖都能看到病灶所在,浑浊程度越深,病灶越严重,也能看清楚人身体的血管神经末梢的走向。结合这些,他在思考有些病是不是可以不用做手术,既然他能从外面看到病灶,用扎针破坏病灶引导它入大肠或尿道而排出体外。在用药改良病灶的土壤,达到治病的效果!
有了这想法他就开始仔细研究,结合手术技术和理论,如果转化呢?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让身体里的健康卫士即自我修复功能,认识到被破坏的病灶是垃圾呢?只有它们认识到那是垃圾了,他们才会把他们转化成垃圾,排出体外。西医的方法是直接开膛破肚,摘除清理缝合。这个其实是太粗暴了,后遗症很大,手术虽然缝合了,大部分血管神经接续上了,很多毛细血管,以及毛细到肉眼看不到的神经末梢都被破坏掉了,也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已。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屈江就一直朝着这方面研究,为此也经常请教导员袁华老师,毕竟袁老师也是临床副主任医师呢,而研究病理是需要样本得。袁华也很高兴学生能请教问题,当然了屈江告诉她研究的病理是,身体得病了,身体怎么办?
这个袁华也很感兴趣,她提出应该先了解得病了身体的表现都有哪些症状,不同阶段的表现症状,以及身体内部症状。这方面其实有大量的人在研究,并发了论文,他们只要参考论文和图片就能获得数据,袁华要坚持自己采集数据,立体性了解而不是只采纳别人的数据。
为此她向学校申请课题组,学校直接批准让她加入之前屈江他们那个课题组,即医科大病理研究室。是高副校长主导,任研究室主任,现在袁华是副主任了,而屈江也是副主任。这个让袁华老师很郁闷,自己一个副主任医师,相当于副教授级别,和自己学生都是副主任?
她也了解到了屈江在这里之前主要是用中医看病,一周一个病人,都是些疑难杂症诊治。之前的化验室冷库等设备正好可以用上,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研究室,看病好像只是副业了。屈江也是经常泡在化验室里,电脑上查国外的相关数据,比对他们在化验室里采集的数据。做科学研究其实是很枯燥的,需要大量数据整理换算,结合实验采集的数据证明,反证等。
因为这样,袁华又住进了李莉,若溪之前住过的房间。她知道屈江的女朋友周末也过来,之前房屋里还有她的东西,她让屈江全部搬干净了。她也不是经常在这里住,有时候晚上研究太晚,或者中午饭后,在这里临时休息下。
学校的研究室现在都搬进了科研大楼,这里主要就是屈江在用,再另设一个 研究室,就不太合适了。再说他们这个没啥涉密问题,
慕雪对袁老师搬住进楼上意见很大,为此她第一次和屈江闹起来脾气。但毕竟这里是学校的产业,屈江也很无奈,他也曾委婉的给袁老师提出过,孤男寡女住这里不方便。袁老师凤眼一瞪,之前李莉不就是在这里住着?再说我也就是偶尔休息一下,你还想赶我走不成?
屈江无奈,就常住宿舍了,偶尔周末时和慕雪在这里住一下,一起做饭。屈江问慕雪之前让买房子装修,收拾的怎么样了?慕雪说已经装修好了,家具也搬进去了,在散味儿。屈江就安慰她,等过段时间我们平时就住学校宿舍,周末就回自己家里住。才算是安慰住了慕雪。
他们不咋在这里住了,袁华就更来劲儿了,直接长期住这边了,毕竟这里还有个健身俱乐部,还有个朴素斋,她办理了一个普通卡,没事了就去健身房健身,或者在非饭时去朴素斋里,要上一壶茶,找个靠窗的位置看书。
她也发现了屈江就经常在这里看书,也知道了这个学生就是这家餐厅的实际老板。两人经常碰见,刚开始的打声招呼各看各的书,后来开始讨论研究室里的问题。慢慢的两人也就走的更近了,到了饭时屈江也会请她在这里吃饭,她是非常喜欢这里的饭菜,就是太贵,凭自己的工资可是吃不起。所以每次在这里碰见屈江,就能很好的混饭了。
到了学期快结束时,屈江干脆吩咐梅二叔,袁老师来了吃饭,不管他在不在,都记账在他名下。这下把袁老师高兴的直接抱着他的头给亲了一下。把梅二叔给看的直皱眉,城里人这么是讲究呢还是不讲究呢?光天化日之下,你就抱着亲上了?这是我侄女婿好不好?你是他老师好不好?
屈江没那功夫劲儿,他最近研究关键时刻,都很少去课堂了。他发现其实身体有了病变,身体健康卫士是知道的,他们也在努力想消灭病变,只是因为外力更大的原因,导致他忙不过来,所以,只要阻止外力影响病变加剧,在通过外力制止病变,身体的修复功能就会自动消弭于未然。
为此他最近一直在一附院做临床实验,而袁老师一直在采集他的数据,准备万一真能这么治病,她就可以发论文,甚至在全国有名的刊物上发论文了。
放暑假后,屈江给爷爷打电话说他在做病理研究实验,可能不会回去了,或者到时候有空了回去住几天。他爸爸现在是老家和港岛两边跑,也经常陪爷爷,最近港岛全家人又回老家了,倒是他爸爸这几天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