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在张璘战死之后,高骈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原本的积极出击、争夺功劳,变成了坐视不管,旁观漠视,这——只能证明,张璘之死,对高骈有着巨大影响。
“张璘此次前去镇压黄巢,到底带了多少兵马?这些兵力都是精兵吗?占高骈所部的几成?”他思考了起来。
张璘之死,让高骈对黄巢起义军的实力评价、对己方与黄巢军的实力对比认知都完全改变,这是肯定的事情;而对这些方面的改变,自然就会影响高骈接下来的行动。
从这个角度上讲,说他是被黄巢打怕了也不是不行。
当然,也有可能是高骈手下的精兵强将在张璘战死这一战中也损失惨重,高骈自觉没有多余的力量去对付黄巢了,现在对他而言,最要紧的还是自保,不然节度使的位置坐不稳、其他藩镇对他虎视眈眈……
所以,当时张璘到底带了多少人马?其中有多少算是精兵?这些精兵也好,普通士卒也罢,兵力到底占了高骈麾下——或者说,他直属控制、绝对信任的兵力的几成?
但是这些问题他也不可能自己就搞明白,所以杨坚只是想了一下就暂且搁置到了一边。
转而有些感慨道:“高骈这么一垮,唐朝朝廷那边可就要着急上火了,哦,还有卢携这个宰相的位置也会出问题。”
高骈可是唐朝朝廷任命的镇压黄巢的诸道行营都统,原本朝廷全都在指望高骈处理好黄巢,而且前期看起来处理的效果也确实不错。
结果现在,短短几天内,局势反转,黄巢成了气势大胜的那个——而高骈,竟然是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那朝廷可怎么办?
要知道,现在黄巢可是都已经渡过了长江,虽然还在江淮那一片,可要是他真的想要跑到洛阳、长安,距离也不算很远啊。
而朝中的宰相卢携……从前面就能看出来,在当时,唐朝朝中的派系可依旧不少,卢携是和那个田令孜差不多一伙的,而那个自请镇压黄巢的宰相王铎,大约又是另一派系,至于还有没有其他派系了……
【见如此情状,唐朝朝中大为惊慌,用史书的话来说就是“上下失望,人情大骇”。】
【唐僖宗为此专门下诏指责了高骈,说都是高骈之前主张遣散了前来支援的诸道兵马,才导致如今黄巢的大军能够如此从容地渡过长江,来到新的地方。】
【而且,黄巢现在前往的是江南地区,这可是唐朝中后期对于朝廷来说至关重要的地方——赋税的主要来源,毕竟,别的地方的节度使有的是不交赋税、有的是看情况或者隔一段时间交一点,只有江南地区还算是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而且,江南地区繁华富庶,也是最能够缴纳赋税的地区。】
【现在,黄巢可能要把朝廷的钱袋子、关键地区给夺走了,朝廷怎么能够坐得住?】
【即便黄巢在占领这一片地区后就不打算继续扩张,那也是朝廷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