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青岛湾(2 / 2)

魏近愚讪讪一笑,岔开了话题。</P>

“将军,这几个月,从南边来的粮船就没有停过,海州港和青岛港的粮仓都堆满了!看来,陛下对北伐是势在必得啊!”</P>

自从过了春以来,海上的军事演习成了常例,南边的粮船兵船往来不绝,山东淮南的几处港口都是粮草满满,大军云集。</P>

想来距离北伐,已经没有几天了。</P>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陛下运筹帷幄,高瞻远瞩。我等是望尘莫及啊!”</P>

孟珙点点头,心里也是沉甸甸的。</P>

这一场国战,勇气和国力的双重反应。宋军不惧鞑靼,国力也足够支持。</P>

自兴庆元年大宋创办金陵讲武堂,整饬武备,如今的大宋兵强马壮,足有三四十万边军精锐,这还不包括长江以南的大宋官军。</P>

南洋和流求的粮食、琉球的硫磺和蔗糖、高丽和渤泥国的木材、澳洲的金铜铁、印度洋的硝石、非洲的金矿等等……</P>

别的不说,光是来自海外的粮食,就足够数十万大军使用,足够大宋发动这一场国战了。</P>

“将军,新组建的火铳兵,真有用吗?”</P>

魏近愚指着岸上的射击场面,狐疑地问了起来。</P>

火铳兵是新的兵种,整个大宋官军中,火铳兵也不过五六千人。具体战力如何,因为没有上过战场检验过,众将都是腹诽。</P>

“有没有用,上了战场才知道。有火炮、有骑兵、还有震天雷,这些已经足够。锦上添花,有什么不好的?”</P>

火铳兵和弓箭手,孰优孰劣,北伐时自有分晓。不过,以皇帝一贯的作风,不是好东西,应该不会拿上战场。</P>

“怕就怕只是哗众取宠。其实,军中有火炮和震天雷就足够了,并不需要什么火铳兵。我看陛下组建火铳兵,纯粹是多此一举。”</P>

魏近愚嘟囔一句,孟珙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P>

“魏近愚,你比陛下还看得远?你怎么这么厉害呀?既然你如此厉害,你怎么没把火药火器造出来?你那么能,没有火器你上战场试试?”</P>

孟珙毫不留情,魏近愚脸上红了半边。</P>

无意中,他又表达了对皇帝的不满,却又让军中将领不给情面痛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