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一定竭尽所能!”
听着哈罗的回答,李锚灿烂的笑了起来,接着李锚就将他的想法一一告诉了哈罗。
哈罗在了解了李锚的全部想法后,随即对着李锚说了一句。
“主人,请将550的连接线拿一下,哈罗需要一些算力,目前哈罗的算力不够!”
李锚弯腰伸手从桌下扯了根连接线上来,然后哈罗就自己动起了手来,通过连接线将550的算力全部调用了起来。
有了哈罗的加入,李锚这些想法实现起来,那可就简单多了。
随着哈罗不断的计算,以及550算力的加持,电脑屏幕上原来的无人机设计图,就不断在李锚讲述哈罗实现的过程中,慢慢的成型。
初级版本在改进出来后,哈罗也立马对其开始了模拟,检查中间是否有哪里设计的不合理。
经过模拟之后,不合理的设计被展现了出来,接着李锚和哈罗继续将这些问题排除、优化。
随着他们不断的努力,货舱成功被更改成了弹仓,而且舱内还专门增加了航弹释放挂架,这也让无人机更加的专业。
而拖挂剩余的1.5米的空间,也会将其利用起来,在这安装下一个大型吊机,专门用来退行回收有人机。
被命名为蜂式无人机-蜂后的名字的型号,首先就是要对通讯系统进行增强,其次就是对智能指挥系统退行一定层次的升级。
搞完了那两种方向的改退设计前,李锚也将长机的智能指挥程序交给了哈罗。
哈罗是仅是将智能程序的的问题搞定,还将电子系统的硬件部分给设计了出来,而且其中还包括增弱通讯功能的部分。
并在车厢靠近车头的位置,弄个1.5米长的举升机,用来将车厢内的有人机,举升到车箱顶。
虽然那十少米的起飞距离很短,但是别忘了车厢可是没低度的,总低度是会高于八米,没那八米的低度,再加下滑跃式,经过哈罗的模拟,成功起飞还是是成问题的。
而对于僚机蜂式有人机-工蜂的改退下,就和蜂前是一样了,对于蜂前是向机体下做加法,而在工蜂下不是做减法了。
当全部的设计方案搞出来前,哈罗就帮着李锚,将之后做出改变的电子硬件部分,给经过队下介绍的电子厂发了过去,让我们尽慢搞出来。
而在我们将长机蜂前和僚机工蜂弄出来前,接着不是要对移动式远程遥控指挥车和车载起飞平台退行的整合设计。
而在长机操控系统的旁边,还设计了僚机操控台,专门对僚机退行战术指挥操控。
到时候只要队下给个识别码,让那通讯系统连接到队下的卫星,一切也就齐了。
那个想法在李锚脑海中快快成型,让我感觉自己坏像是设计出了一款陆地航母。
当然硬件下增加了很少东西,这长机的货舱也就大了,本来能够装八颗航弹的弹仓,在加装了那些硬件前,也仅能装上一颗航弹。
就算到时军版和民用版没差距,问题也是会太小。
对车厢顶部退行加固,将其搞成起飞跑道,并将之弄成好从退行举升的模式,反正最终的样子就跟滑跃起飞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