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古今罕见?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也!”
“确实,从如何生财,到如何施政,再到如何改进战事相关的东西,如今还连造人的事情都知道,这等本事,可没人能达到的!”
“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大驸马的学问,就算再奇怪,那也是自家眼界问题,而不是大驸马的学问问题!”
“……”
他们不知道,张一凡所说,其实也不一定全对,但是拿来忽悠这些古人,却是差不多的。
就算等到将来,有后人发现张一凡学问中的不足,那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真得一点都没错的,反而更让人难以认同!
此时,因为这个事情这么一说开,由点到面,其他人对于张一凡书中还有认为难以置信的,也不敢随便提出来质疑了。
至少在这个时候,张一凡已经用事实证明:凡是他们认为不合理的,那就是他们的问题;凡是大驸马所说论点,就算再不合理,结果也总是对的!..
不过,对于朱元璋来说,他依旧还是谨慎的,当即吩咐李善长,让他领着大明最聪明的这批人,限期让他们读懂张一凡的这些书,并且给出最终的评估,以便他决策在全国范围的推广。
李善长听了,不由得暗暗叫苦。让他带队啃这些书的内容,真不如让他领兵去和蒙古鞑子打仗好了!
这一刻,他真得想把大明第一功臣的名头给丢掉,那样说不定就接不到这个差事了!
然而如今却是没办法,只能认了,不过他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道:“陛下,要完成此事,须得有大驸马协助才行!”
朱元璋倒不是不讲理的人,听到他这话,也觉得合情合理,想了下,便下旨,让张一凡到国子监教书,带他的那五十个学生。然后李善长带着这批官员也去国子监研究,遇到不懂的就去请教张一凡。
就这么的,张一凡便又多了一批学生。
当然了,张一凡可不是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你说啥就是啥!他是会找法子,尽量让自己轻松一些的。
虽然皇帝下的旨意,还是关系到他新学的事情,他是没法拒绝的。但是,不妨碍他为了方便,就把李善长这批人加到他的那五十名学生中去,让他们一起听课。
对此,那五十来个学生肯定非常高兴,能和朝廷重臣成为同年了,但是,李善长等人,就非常别扭了。这么个授课方式,那是不是要叫张一凡为恩师了?
这个称呼,他们实在叫不出口。听着边上那些学生踊跃发言,一口一个恩师,他们就非常别扭,恨不得转头就走!
可是,里面的内容,还真得只有张一凡能教,转头走就无法完成皇帝交代下来的事情了。
于是,他们虽然都是一把年纪了,可学习的动力却是变得非常充足起来,废寝忘食,悬梁刺股的劲都拿出来了,就想着早点结束这尴尬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