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了一会小猫后,林行知如往常一样进行着一些必要的活动,比如记录情绪可视化指标、脑电信号,以及高强度锻炼。
整个过程还算顺利,唯一的小插曲就是情绪的可视化指标出现了意料之中的波动。
正如林行知事先判断的一样,自己的情绪确实出现了短暂的失控。
在看到那条呈现波峰的函数曲线时,林行知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淡定,得到数据的再次确认后,林行知不安的情绪逐渐滋生,险些再一次失控。
不过,崇尚科学理性的林行知,很快就抑制了不安的情绪。
无论是分布论的观点,还是局部论的理论,都阐述了情绪的相关机制。
如果分布论的观点是正确的,那表明人类的大脑并非一成不变,也并非随机产生变化,整个过程都是可控的,会根据后天的引导,不断地进行调整。
就算分布论的观点站不住脚,局部论的理论,也阐述了更多抑制情绪的方法。
不过,在经过长时间的冥想训练后,林行知已经明显感受到分布论观点的魅力,这是局部论无法触及的。
当然了,科学是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并不是林行知主观臆断就能证明的。
想到这儿,林行知暂时收起了对未知的好奇,顺手将数据存档。
随着鼠标的点击,屏幕上弹出了一个窗口。
这是林行知编写程序时,有意设计的思维记录表,只要情绪指标出现了异常的波动,就会强制弹出。
这个思维记录表,是林行知根据认知行为疗法,个性化定制的。
有了这个思维记录表,之后若是再次出现情绪异常波动,就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调整。
思维记录表分为场景、情绪、自动化思维、可替换性思维、场景情绪再现五个元素。
这张表格,林行知填过无数次,说是轻车熟路也不为过。
可这一次,林行知在情绪一栏上,却是陷入了困境。
抑郁、焦虑、愤怒、愧疚、羞耻、害怕、快乐……
脑海中闪过无数形容情绪的词汇,可他却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切实形容当时情绪的词汇。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林行知苦恼得抓耳挠腮,却始终得不到答案。
随着时间的流逝,林行知只能勉强输入了焦虑二字,这算是最贴切的形容词了。
或许,那一瞬间的情绪反馈,就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焦虑吧。
粗糙地填写完思维记录表后,林行知很快就将这件事抛之脑后。
俗话说得好,事有轻重缓急之别,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解决金钱上的需求。
有了金钱,情绪上的事情,林行知可以尝试更多元的方法。
虽说自己在地下羊毛场得到了一笔不菲的资金,可与正常实验室所需要的投入有着级别之差,顶多买上一台高速冷冻离心机,缓解燃眉之急。
思索着,林行知再一次点开了在线邮件组群,通过服务器的收录,林行知能顺利地翻阅任意时间段的邮件。
刚看了不一会儿,林行知下意识揉了揉双眼。
“这”望着屏幕,林行知双眼瞪得很大。
「CCC组织宣称鹰酱对全球多所国家的互联网数据进行监控及非法收集」
单论这一条,并不值得惊讶。
毕竟,邮件中有的只是一些单方面的言论陈述,并没有拿出实质性的证据。
虽说,CCC组织是一个成立十余年的老牌组织,在业内的名气与口碑也都算不错。
可相比整个国家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没有实质的证据,这顶多算得上小范围的抹黑。
表层网民,以及依靠传统传播媒介的大众,根本无从得知。
不过,就这么一封邮件,在深层网络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绝大多数人都选择相信CCC组织。
然而,之后的一条讯息彻底引爆了整个深层网络。
「CCC组织于鹰酱东部时间,凌晨一时,对鹰酱国家安全局,NSA发动了攻击」
简单的叙事标题,却让林行知震惊到几乎难以置信。
攻击NSA,可以说是在老虎嘴里拔牙。
NSA,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FBI、CIA,只是NSA的小弟,大部分重要的情报均源于NSA。
绝大部分黑客组织,也只会通过攻击FBI、CIA来扬名立万,还从未有人正儿八经地攻击NSA。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NSA事先违背道德与规范,CCC组织只是在秉持正义。
然而,道德本身就是相对的,监听也意味着更有效的反恐。
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强者是不在乎所谓规则的,规则无非是强者确保自身优势的无赖手段。
不过,林行知很好奇,CCC组织攻击NSA,不应该是偷偷地进行,为什么会有消息传出来?
想到这儿,林行知接着翻阅了下去。
“不愧是老牌组织。”林行知倒吸了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