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计就计郎君,您的意思是——”</P>
幕僚看着刺史,忖度着他话里的意思。</P>
忽的,幕僚眼睛一亮,“郎君,您的意思是,散布出消息,让所有人都知道,龙门寨有粮”</P>
听到幕僚的话,刺史笑了。</P>
他不只是高兴于自己的属下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更是为了那个“所有人”而高兴。</P>
对!</P>
所有人!</P>
不只是难民!</P>
还有城中的一些贫苦百姓。</P>
刺史作为利州的土皇帝,不但占据利州这方地盘,更是各路军阀拉拢的对象。</P>
所以,利州刺史身在利州,却也能得到来自周围地方的情报。</P>
比如中州的旱灾!</P>
“严重!非常严重!”</P>
“先是大旱,接着就是虫灾。”</P>
“麦地都裂开了大大的口子,河、溪、湖等等地方都见了底。”</P>
“好不容易求来了一场大雨,暂时缓解了灾情,就在即将收割粮食的前一刻,铺天盖地的蝗虫飞了来。”</P>
“‘黑云’过后,不只是粮食被啃食干净,还有树叶、杂草也都被啃得七七八八。”</P>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P>
“这还没完!大灾之后必有大疫!”</P>
“中州那么多地方受灾,灾民数以十万记。”</P>
“有些能够携家带口地逃出来,可有些却倒毙在逃亡的路上,或是家里、田间!”</P>
而这些人死了,尸体都无人掩埋。</P>
天气炎热,尸体腐烂,病毒滋生,疫病也就不可避免。</P>
刺史做了十几年的地方主官,自是有足够的常识。</P>
所以,哪怕疫病还没有发生,他也能做出类似的判断。</P>
这一轮又一轮的灾害,会造成更多的难民潮。</P>
中州附近的州郡,便会成为难民们投奔的目的地。</P>
利州,地处西南,却又没有天堑拦阻。</P>
它是通往蜀地的必要通道。</P>
而现在的南朝廷,就在蜀地啊。</P>
元安死了,冯龟年就在元安的侄孙、族孙中挑选了一个三四岁的男童,立为皇帝。</P>
继续跟京城的北朝廷打擂台。</P>
两边都是小皇帝,两边都自称是大盛正统。</P>
权贵、读书人应该能够明白其中的关窍——什么皇帝不过是军阀立起来的傀儡罢了!</P>
但,百姓们不懂啊。</P>
他们只知道,皇帝就是皇帝。</P>
虽然京城、蜀京都各有一个皇帝,但只要皇帝在那儿,就表明,那个地方是安定的、富庶的……至少能够谋一条活路的!</P>
而且吧,两个“京城”,似乎给难民的选择也更多了呢。</P>
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京城去逃难。</P>
而想要去蜀京,就绕不开利州。</P>
“……会有越来越多的难民,途经利州啊!”</P>
“若是来一批难民,我们就关闭一次城门,那些豪族、富户家中都有存粮,应该能够支撑得住。”</P>
但,普通百姓就真的撑不住了。</P>
这些底层的人们,若是断了粮,也会变得跟城外的难民一样凶残、可怖!</P>
然后,会形成影响州府安全的危险因素。</P>
“……这些人,也要清除出去。”</P>
利州刺史说道“清除”二字的时候,眼底一片冷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