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戏那别,大一大二别想出来接戏,即便是大导演的戏,也要费尽周章才能借到人。
燕京电影学院这边则相反,院长的态度是:“有导演找你拍戏,你还在学校呆着干嘛,给我滚过去好好拍。”
第二天,人民日报的文艺评论版面登出了一则新闻《放胆去做,百无禁忌》,副标题是《关于新锐作家黄文彬作品研讨会纪录摘要》
内容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讲了一下会议的大概内容。
最近文学界出现了一些新锐的思想,有的专家觉得这是不好的苗头,有可能会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提议对这部分的作品进行限制;
另一派专家却觉得既然已经改革开放了,那就不应该固步自封,草木皆兵。在没有违背原则性问题之前,不应该对文艺创作者予以限制,反而应该表扬这种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有新的生命力,才能让文学滋养出丰硕的果实。
以新锐作家黄文彬的几部作品为例,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最终在友好的讨论氛围中,双方达成了一致,认为黄文彬的作品没有任何违背原则的地方,是开拓创新的代表,应该予以支持,让他在文艺界创造更多更丰富的可能性。
会议结束之后,老者也给这位年仅19岁的作家,写下了两句寄语:“惊才绝艳,年少有为。放胆去做,百无禁忌。”
“这两句寄语正是老者开放心态的展现,也是对当今文艺界的一种鼓励,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不应该再受旧时代尘埃的干扰。请广大年轻人大步迈前,勇于开拓,让我们齐心协力迈步新时代!”
文章的末尾,附录了黄文彬公开发表过的作品名字。
这篇新闻一出,直接把全国上下都来了一波小小的震撼。
从北到南,从国内到国外,都有人在讨论,这个叫黄文彬的少年郎到底什么来头,竟然能得老者如此看重。
于是他的作品也莫名迎来了一次大爆。
《佛山文艺》的主编龙正辉简直要笑疯了,他立即让人给即将出版的《仁者无敌黄飞鸿》上的笔名后添加了注释,变成了作者少年阿彬(黄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