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管黑猫白猫……(2 / 2)

刚刚在魏涛魏灿的注视下,他一共就写出三个字——《孤儿泪》。

等他们走后,魏铭干脆眼睛一闭,进入首图空间打腹稿。

他可以把纸张带进去,但里面没笔,不过他可以在空间里思考和休息,从而节约时间。

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魏铭太熟悉了,这应该是他有记忆以来看的第一部电影,长大后又看过几遍,甚至还找来原著看。

而且这是一个关于孤儿,关于母爱的故事,价值观导向正确,也符合自己的现状。

本片由北影厂出品,改编自作者张平在90年代大热的纪实文学《孤儿泪》,感人之基也正在于真实。

说起来前世他们孤儿院也挺有意思的,专挑这些催泪儿童片给他们看。

什么《孤儿泪》《妈妈再爱我一次》《天堂回信》《背起爸爸上学》《暖春》,全都组织过全院观摩,有些电影还反复放映。

拜托,我们都是孤儿诶,这些电影简直就是在伤口上撒砒霜好吧。

每次看完小朋友们都面无表情,等熄灯后一个个都躲在被窝里哭的死去活来。

不过也正因如此,魏铭对这类电影简直不要太熟悉,这算是他的舒适区。

原片豆瓣评分高达8.9分,为明兰她奶奶曹翠纷老师争得了一个金鸡最佳女主角提名。

哦,她输给的是《九香》的宋春莉老师,那部电影也是这种苦情片,魏铭也熟得很。

《孤儿泪》故事很流畅,魏铭在心里走了一遍剧情后,决定写成小说。

他其实也写过剧本,短剧剧本。

投资人看过之后赞不绝口,直呼诺兰第二,拍出来之后血亏两百多万。

还是写小说吧,多加点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还能多水一些字数。

在不考虑出版的情况下,一千字能多好几块钱的稿费,够他们兄妹几天的口粮了。

然而真正落笔后,魏铭的写作速度并不快。

因为电影的时代背景不同,需要一定程度的改编。

而这个时代他比较陌生,也没有互联网可以查资料,身边更加没有趁手的资料书(只有童书),想要很好的还原时代风貌就成了难点。

不过他转念又一想,自己是准备投给《儿童文学》的,这本杂志主要面向的是小学生,其次是才是初中生,基本都是小读者。

以自己看过的那几期《儿童文学》的文章,把时代背景模糊一些,文学性再削弱一些,这样更容易被杂志的受众接受,反而更有希望被编辑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