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杀头还有指标?(2 / 2)

崇祯皇帝大笑两声,对这些人充满了不屑。

明末军队战斗力低下,主要是因为明朝文官们太牛逼了。

明朝的文官真的是奇葩中的奇葩,绝对不愧是“职业官僚”。

能想象文官们敢直接在现实中卡u吗?

山西总兵张鸿功接到朝廷命令火速带兵勤王。到达北京以后兵部官员们为了节约粮饷,让张鸿功先去通州,然后第二天还没吃饭马上调去昌平,第三天天不亮直接调去良乡。

为什么呢?是敌人在这三地间活动?还是有什么战略部署?

都不是,是因为明朝规定“军令,卒至之明日,汛地既定,而后乃给饷。”

也就是说到这里驻守的第二天才开始发粮饷。

所以文官们想,如果我们把军队在第二天到来之前,就进行调防是不是军队就不需要消耗粮食了?

就问牛不牛?

这种操作,崇祯皇帝以前玩游戏的时候都不敢太这么玩,怕卡太死城里兵爆了。

文官们敢在后金大军压境的时候直接在现实玩,就问牛不牛?

可怜张鸿功他们来了三天啥也没干又累又饿,就跑了三个马拉松。

最后士兵们饿的受不了了直接哗变大掠京郊,直接抢了地主家的粮。

结果就是,耿如杞和张鸿功被崇祯逮捕并处死。

山西兵一哄而散,大部分加入了流贼。

在崇祯皇帝看来,这些兵马连饭都吃不上,还能硬抗三天不哗变,这素质相当可以啊。

结果就这样,硬是被文官们给逼反了。

可以说,只要这些操蛋的文官离开大明,加入造反的队伍,以他们这些人折腾大明的能力去折腾造反队伍,那造反者才是完了。

可以说崇祯皇帝是非常鸡贼的,他手上只有一万多精锐骑兵,真正能投入到南方平叛的最多也就几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