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如此,每天上奏章弹劾秦良玉的人也不少。
这些人不仅是在崇祯皇帝这里弹劾秦良玉,他哥哥天启皇帝那里也一样。
史书记载,天启三年,秦良玉上书说:“我带着秦翼明、秦拱明裹粮出战,先后取得了像红崖墩三战那样的胜利。
可是那些离间我们君臣的大将们,他们没见过贼兵的面,却在那里整天挥着胳膊吹嘘。
等到和贼兵对垒时,就闻风而逃。
那些自己被贼兵打败了的人就担心别人战胜贼兵,自己被贼兵吓住了的人就怕别人胆子比贼兵大。
像总兵李维新,他在渡河一战中失败回营,反而拒我于门外,不容我进城相见。
以一个六尺身躯的大男子忌妒一个巾帼妇人,他如果夜静时想一想就应当羞死。”
天启皇帝朱由校于是下诏文武大臣必须以礼招待秦良玉,不得有任何猜忌。
而到了崇祯皇帝这里,弹劾秦良玉的人就更多了。
理由也不复杂,这些人直接给崇祯皇帝说:努尔哈赤造反之前,也表面上对大明忠心耿耿。
陛下这般信任秦良玉,谁能保证她不会是下一个努尔哈赤呢?
万一秦良玉造反,岂不是养虎为患?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愿陛下明察。
这些人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逮着秦良玉不是汉人的问题说事。
就像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因开矿和矿税争执,得罪了太监邱乘云,最终被捕下狱,最后死在云阳大牢。
那太监能办成这件事,很明显就是因为马千乘不是汉人,也不是勋贵,在朝廷中没有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