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土木堡第二?(2 / 2)

如今的所有北方明军加起来,实数恐怕都不够五十万,这还是算上了辅兵和废物不堪的卫所兵。

搞清楚了这些事实,周遇吉自己心中就有了猜测。

在周遇吉看来,情况应该是这样的:英宗亲政,带亲兵、大臣和奴仆总共一两万人,巡边整顿军务。

走到大同,视察阳和战役五万人被歼灭战场,发现全是虚报。

明显是永乐以后,九边一边跟草原做生意,一边吃空饷,大家二十年都在其乐融融的发大财,九边崩坏。

于是,气冲冲回京,准备收拾九边。

凑巧也先入寇,边将怕万岁爷回去真严肃处置,有意无意通风报信,说有一生意车队财货颇多,让也先去发一笔财。

一路绿灯甚至还有指示灯,也先抢完发现搞错了,抢了一个大宝贝,不知道咋处理了。

这样,也先两万骑兵,偷袭鹞儿岭,伏击吴克忠朱勇,最后冲进雷家站土木堡抓英宗就说的过去了,就几千近卫军,战斗力一般般。

而宣府一线的明军干脆装作没看到,英宗人马过了鸡鸣山,就放松警惕了,毕竟怀来居庸关就在眼前,快马一天就到了,后面还有万全都司,宣化这种要塞大镇,没必要警惕了。

至于后续为什么各种乱七八糟的人数那么多,来源也五花八门,可能是出现了这样大一件事情,各个部门都把空饷报出来。

太好的一次平账机会了,各部门,各军团,纷纷上报在土木堡损失了多少多少人马。

结果数据统计上来,财务傻眼了,咋那么多人马啊?万岁爷是准备三天就出发了,咋动员那么多人咯。

只能一会儿这样写,一会儿那样写。

后来“史家不知兵”,各种数据照抄,结果就是狭窄的鹞儿岭,一天十万人大战。

第二天土木堡,一点地方挤了十几万人,直接缺水了。

东南这二十年没怎么下西洋,大家跟洋人做生意,都发大财,英宗万岁爷修什么海船120艘,又搞国进民退那一套,结果就是浙闽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