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已经赏赐完毕了。”这时鸳鸯也走了进来。
看到贾瑜也在,对贾瑜露出一个友好的微笑,她现在越来越看不透这位少爷了,这位少爷身材挺拔,面容俊美,目光如星辰,气质更是非凡,相比之下,府中其他少爷竟无一人能及。
“鸳鸯,你来得正好,去把我那件金丝裘拿来给贾瑜。”
鸳鸯有些惊讶,那件金丝裘可是价值数百两银子,竟然直接就要送给贾瑜,看来贾母也开始重视贾瑜了。
“是,老夫人。”鸳鸯说。
一旁的王夫人更是气得咬牙切齿。
“老夫人,还是算了吧,您的那些裘衣什么的,都是大红大绿的,不适合我,还是赏给宝玉吧。”贾瑜连忙推辞道。
“你这孩子,祖母给你的你就收下,宝玉那还有呢。”贾母可是为宝玉留着一件雀金裘,那才叫珍贵,全都是用绿孔雀的羽毛搓成的线缝制而成的,价值连城。
“我比较喜欢朴素一些的。”贾瑜说。
“那好吧,那今晚留在荣禧堂吃完饭吧。”贾母说。
“好。”贾瑜也没有拒绝。
这时,贾政也大步走进了荣禧堂,他是听说贾瑜考中的县案首,所以才过来的,没想到贾家子弟也有能读书的,那可得好好培养了。
要说荣国府里,贾政算是为数不多的正常人了,自诩为读书人,所以还是有些道德底线的,只不过这人学问不多,文人的毛病倒是不少。
“您就是贾瑜少爷吧,听闻您在县试中名列前茅,这消息属实吗?”贾政一进门便注意到了贾瑜,见他年纪轻轻却有着不凡的气宇。
相较之下,自己的子嗣贾宝玉和贾环,一个沉迷于脂粉,另一个则举止不端,整日嬉戏如同顽童。
“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贾瑜语气平和地回应。
“太好了,我们贾家终于又有一位好学之才,日后不妨常来梦坡斋,那里藏书丰富,还有众多举人进士的文章,可作为你科举的借鉴。”
贾政真心认为贾瑜通过县试是家族的幸事。
他的长子十五岁便中了秀才,令他欣喜若狂,可惜英年早逝,如今宝玉更是不求上进,这样下去,贾家恐怕后继无人。
“多谢二伯父。”贾瑜恭敬地行礼。
站在一旁的王夫人见此情景,心中愈发怨恨,决不能容许这小子继续考取功名,否则她的宝玉将何去何从。
贾瑜自然也察觉到了王夫人的目光,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其实侄儿能够名列前茅,也不过是侥幸,宝玉兄弟天生带着宝玉,才华远胜于我,若他能专心读书,参加科举,这榜首之位怎会轮到我,说不定还能一举夺魁,成为状元。”贾瑜笑着说。
王夫人听后,心中也认为确实如此,算你小子有见识。
“我才不想参加什么科举,成为那些追逐名利之徒。”贾母身边的贾宝玉嘟囔道。
“你这逆子,胡说些什么?看我不教训你。”贾政一听,立刻怒火中烧。
什么追逐名利,没有这些追逐名利的人,你吃什么,难道吃粪吗?
贾宝玉一见父亲发怒,立刻吓得躲进了贾母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