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历王(1 / 2)

血脉撒满世界 笃志 2076 字 1个月前

刘长这人不仅敢想,还真的敢去做。

在自己的封地上,他根本不使用朝廷颁布的法律,而是自行制定。按

照汉朝的规定,封国仅仅拥有行政权力,而立法权力则属于朝廷。刘长的这一举动,说得好听些,是对刘恒的一种挑战;说得难听些,简直就是谋反。

然而对于这件事情,好大哥刘恒却显得异常淡定,选择视而不见。刘恒都不管,其他人自然更不敢插手。

刘长制定了自己的法律,而刘恒却无动于衷,刘长似乎感到无趣。

于是,他又想出了一个新花样:享受只有好大哥哥才能拥有的待遇——出人警跸所谓警跸,就是清道戒严,这可是皇帝才有的特权。

当年尉佗居住在黄色屋顶的宫殿里,使用大旗,刘恒立刻派遣陆贾前去处理,因为他不能容忍有第二个太阳存在。

刘长的这一行为,仿佛是在向全天下的人们宣告:天空之上,存在着两颗璀璨的太阳!

然而,对于此事,刘恒依旧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与淡定,他选择了视而不见,甚至连眼睛都懒得眨一下。

刘恒默默地允许了刘长的“警跸”行为,而刘长则更进一步,竟然开始“称制”。

所谓“称制”,意味着以天子的身份发布号令、施行政令。

此时,刘长已经不再只是向世人宣扬天空中有两颗太阳那么简单,而是通过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天空之中,确确实实有两颗太阳!

刘恒这位兄长,其黄老之学造诣颇深,深知“以静制动”的道理。

面对如此挑衅,他依然选择了沉默和容忍。而刘长也渐渐失去了耐心,他不愿再继续等待,于是直接上书,提出要自行任命官员。

根据当时朝廷的规定,两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如相国等,必须经过朝廷的正式任命。

但刘长的上书言辞不恭,态度傲慢无礼,所提要求更是毫无道理可言。

令人惊讶的是,刘恒却选择了装傻充愣,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回想当年,周勃功勋卓着,但只因稍稍表现出一点骄傲自满的心态,便险些遭到诛杀。

相比之下,刘恒对待刘长的宽容实在是超乎寻常。

刘恒难以重责刘长,便让舅父薄昭写了一封劝谏信给刘长。

这封信言辞谦逊委婉,态度平和,但表意明确:首先,薄昭大力称赞刘长天资聪颖,豪侠果敢,是难得一见的人才。

其次,列举了一系列刘长任性妄为的事例,如废除朝廷法令、擅自杀死审食其等,劝说他改正错误,向善而行。

再次,追溯刘邦艰难创业的历程,劝告刘长要守护好汉室江山,成为一名孝子贤孙。

第四,指出刘长在孝道、义行和顺从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及古代有因稳定天下而杀害兄弟的事情,以此警告刘长。

最后,督促刘长向刘恒道歉,共同享受兄弟之间的欢乐。

然而,刘长看完信后,心情十分不悦。

文帝六年(公元前 174 年),淮南王刘长和柴武的长子密谋,派遣了七十多位强壮的刺客埋伏在谷口,企图进行偷袭。

与此同时,他们还与南越和匈奴勾结,妄图谋取更大的权力。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最终还是被刘恒得知。刘恒随即下令召见刘长进京。

令人惊讶的是,刘长竟然毫不畏惧地应召而来,甚至没有以生病为由推辞行程。显然,刘长敢于前来,是因为他坚信刘恒不会对他严惩。

当刘长进人长安后,丞相张苍等朝臣和宗室要员纷纷建议斩杀刘长,并将其尸体抛弃在街上示众,原因是他涉嫌谋反。

谋反是极其严重的罪行,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然而,刘恒却不忍心对刘长处以重刑,只是将他发配到四川,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消磨掉他的乖戾之气。

在临行前,刘恒特意嘱咐沿途官员要好好照顾刘长,确保他衣食无忧。

刘长则乘坐着带有帷幔的槛车,外人无法看到车内的情况。车上还贴着朝廷的封条,未经许可,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撕下。

刚刚将刘长送走后,袁盎便立刻对刘恒进言:“陛下,刘长之所以有今日这般结局,完全是因为您对他过于娇纵。他生性刚烈,受不得任何打击。若是他在路途之中死去,那您将会背上杀弟的罪名啊!”

刘恒向来以仁爱着称,自然不愿背负这等恶名,于是赶忙派人去追回刘长。

此刻,坐在槛车中的刘长,对着身边的侍从叹息道:“世人皆言我勇猛无比,可如今看来,我不过是个无知无畏之人罢了。我自幼受到过分的宠溺,以至于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下如此多的过错,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说完这番话,刘长开始绝食,最终饿死在了槛车上。

负责押送的人员不敢擅自开启车封,一直到雍郡,当地官员打开车封,发现刘长已经绝食身亡,并将此事上报给了刘恒。

得知这个消息后,刘恒悲痛万分。

此时,袁盎又向刘恒建言:“陛下,若想洗脱杀弟的恶名,可以斩杀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来表明心意。”

皇帝有罪,自古都由臣子担当;臣子有罪,再由比他的官阶更低的人担当。

由上往下,以此类推,最后斩了槛车经过处的沿途官吏,弃尸闹市。罪名是:沿途没给刘长吃好喝好,致使皇子丧身,按理当斩。

刘恒以王侯之礼厚葬刘长,安排三十户人守冢。

为了洗脱杀弟恶名,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刘恒封刘长的四个儿子为侯。

虽然刘恒斩杀官吏,封赏刘长之子,民间还是说他杀了自己的弟弟。

民间流传一首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这首歌谣如同一把锋利的剑,深深刺痛了刘恒的心。

他原本以为通过一系列措施可以平息舆论,但没想到歌谣却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在处理与刘长的关系时犯下了大错。

刘恒决定亲自出马,试图挽回民心。他派遣使者到民间,向百姓解释事情的真相,并承诺会更加关心民生,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非无情无义之人。

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完全消除人们对他的质疑和不满。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恒逐渐明白,要想真正赢得民心,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实践。

他开始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民生。同时,他也加强了对官员的管理,严惩贪污腐败现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