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威廉见状,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拿起光电笔,圈住交汇点的地理坐标,声音沉稳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明天上午九点,《达拉斯晨报》的扫描仪会自动读取这个编号,而他们刚从芝加哥论坛报集团采购的ocR系统……”
说着,他按下控制台隐藏按钮,密室角落的Ibm 029打卡机突然开始工作,发出有节奏的穿孔声,“恰好搭载了我们控股公司为美联社开发的字符识别算法。”
亨利听到这里,心中豁然开朗,他意识到这是历史数据重定向策略的实施。
通过Ibm 029打卡机在文件边缘打孔,形成与诺斯罗普公司1972年质量检验报告相同的穿孔模式,从而将《沃伦报告》残页的微缩胶卷编号与雷神公司导弹测试文件绑定。
当文件扫描仪读取时,便会触发ocR系统的联想补全功能,自动生成「南非铂金贸易」与「达拉斯事件」的交叉引用脚注。
这一系列操作,利用现代分析工具的特性,成功触发预设的认知偏差陷阱,再次完成了污染链的三级引爆。
亨利还沉浸在震惊之中,突然发现自己设计的哈希函数在屏幕上扭曲变形,原本用于匹配武器序列号的代码,此刻竟将德州仪器仓库的经纬度转换成瑞士银行保险库编号。
他惊愕地看向诺顿,脱口而出:“你们在算法里嵌入了同态加密?”
“是更古老的把戏。”
诺顿一边回答,一边掀开地板,露出布满真空管的信号转换器,“1943年贝尔实验室为诺曼底登陆开发的载波注入技术,我们只是把模拟信号换成coboL指令。”
他指向正在吐出的穿孔纸带,只见泛黄的《沃伦报告》残页边缘浮现出罗斯柴尔德家族特有的鸢尾花水印。
亨利的目光紧紧锁在那不断跳动数据的屏幕上,当看到自己设计的哈希函数离奇地将德州仪器仓库的GpS坐标转换为瑞士银行保险库编号时,他瞬间恍然大悟,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算法偏见策略。
在那复杂晦涩的数学模型关键节点,诺顿团队早已悄无声息地预设下认知陷阱。
借助coboL语言的FILE SEctIoN特性,就像在代码的隐秘角落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每一次匹配操作都像是触发机关的手指,表面上看似是普通的计算机浮点运算误差,实际上却在悄然无息地向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务漏洞注入0.01%的偏差值,这细微的改变,却可能在未来引发巨大的连锁反应。
就在亨利还沉浸在这惊人发现之中时,调制解调器那尖锐又熟悉的连接音再次响起,打破了地下密室里令人窒息的安静。
ApL语言编写的弹道模型,如同无形的子弹,通过ARpANEt精准地注入麻省理工学院的project mAc主机。
这些数据包被设计得与雷神公司导弹轨迹模拟文件同构,就像是披上了一层完美的伪装。
亨利心里清楚,在七十二小时之后,当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调阅F - 15战斗机测试报告时,一场精心策划的“风暴”将会来临。
所有行式打印机都会在附录页加印一行小字:\"弹道偏差系数与1963年达拉斯事件残留弹壳匹配度:99.73%。\"
这看似简单的一行字,背后却是他们精密布局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