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进学塾,两人在门外一张石桌对坐。
周密问道:“剑仙是要饮茶,还是喝酒?”
宁远笑眯眯道:“还是饮茶好了,我怕一喝酒,就想拔剑杀妖。”
流白微微皱眉,却没有敢说什么,取出相应物件,俯身泡茶。
事实上,从这个刑官离开剑气长城开始,蛮荒这边,就对周先生颇有微词。
送山送水,到了托月山,没有布下天罗地网就算了,还开门迎客,把人请进家中。
这不是失心疯是什么?
甚至有一头王座还站了出来,公然大骂周密,此举就是心怀异心,大祖看错了人。
只是后来那位大祖亲自出面,抬手镇压了惹事大妖,并且下了死命,任何妖族,不得冒犯先生。
流白一样不解,但也选择相信自己先生。
周密饮下一口茶水,开门见山道:“宁剑仙,是否有不少话要问?”
面对这个‘通天老狐’,宁远没打算跟他较量下棋一道,双方棋力本就不在一处,于是点点头,直接说道:
“想看看周先生,当年为文庙献上的‘太平十二策’。”
“先生读书三百万卷,集儒释道于一身,无仙人指引,自创修道功法,走上长生路,前无古人。”
“又以自身学问,修道路上,开辟人体秘境,从留人境一步登天,跻身玉璞……”
年轻人笑道:“虽说敌对,但抛开这个不谈,晚辈是真佩服周先生。”
“以儒家学问入玉璞,以道门秘法破仙人,再有佛门白骨观,证道飞升,千古无二。”
真不是他宁远夸大其词,仅看这个,周密此人,确实当得起这份赞誉。
浩然天下那边,有词人名柳七,一名惊才绝艳的修道之人,单凭练气士第三境的柳筋境,一步跨入玉璞境。
而后柳七又归纳总结,亲自编纂了一本‘登天’之法。
后世无数修士,想着也走这条捷径,误入歧途,在此境上苦心钻研,耽搁太久,贻误终身。
故而柳筋境一境,又被山上称为‘留人境’。
绝大多数人,都说这个柳七,做出一步登天之举,是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宁远却知道一点。
那词人柳七,最多算是后无来者,谈不上前无古人。
因为在他之前,还有一个率先开创此法的修道之人。
近在眼前,文海周密。
超世之才,不过其次。
这种人,先不说好坏,他的学问,能低到哪去?
当年他编纂的那本太平十二策,不被文庙认可,最后更是束之高阁,所知晓的人,也是极少极少。
读书人心灰意冷,开始远走他乡,逗留剑气长城,当了百余年的刑官,依旧没得到老大剑仙的首肯。
苦于人间无知己的浩然贾生,万般无奈之下,选择去往蛮荒大地,找上大祖,论道千年。
这本太平十二策,宁远是真想看看。
周密难得的露出缅怀之色,脑袋微微后仰,凝视远方。
许久后,读书人方才回过神,自嘲一笑。
“一本拙作,剑仙真想看?”
宁远没有丝毫犹豫,点了点头。
他又忽然站起身,朝那读书人作揖行礼。
“多谢贾先生。”
周密微微一愣,笑了笑后,也是起身行礼,答以四字。
“岂敢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