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的话,小心派拉蒙会给你寄律师函。”
徐谨言呲了呲牙,算是彻底服了。
虽然派拉蒙和通用都没提保密协议,但他还是提醒了一下。
或许是如今保密协议的重视性还不够,或许是他们觉得自己开这台车反而相当于打广告了。
可现实情况却是艾丽莎在开,那这件事可能就不好说了。
“关我什么事。
我喜欢就开,不喜欢就放着。”
艾丽莎依旧是一副蛮横的态度。
但,谁让人家是财团之女,未来更大财团的妻子呢?
听到这里,徐谨言明白,自己说什么也白搭了。
说时迟那时快,第一天的课程结束。
开车回家的时候,校内依旧有不少新学生在报到和领取各种东西。
而他甚至在开车出学校的时候,还看到了两个陌生的华夏人,茫然的站在校园内看来看去。
或许是新的公派留学生吧?
徐谨言留意了一下,却没上去打招呼。
他是个比较内向,不喜欢太多社交的人,朋友太多,对他来说甚至是一个负担。
“先生,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打来了电话,希望你能回电。”
刚进家门停好车,迪莉娅就迎了上来。
“好的,多谢。”
进了家门扫了一眼,发现小妹还没回来。
或许是高中的上课时间比大学更长吧,徐谨言也没在意,直接进了书房拨通了霍克的号码。
“你好,霍克,我是徐。
听说你们找我?”
当电话接通后,徐谨言率先开口。
“哦!
终于联系到你了,有大事!”
电话里,霍克的声音急匆匆的,嗓门也很大。
“什么事,不着急,慢慢说。”
听到耳朵里传来的声音,徐谨言赶紧把话筒拿开一些。
“时代周刊希望通过我们联系一下你。
他们想对你做一个专访,然后把你的照片放在封面上。
是不是很惊喜?有没有觉得很意外?”
电话里,霍克非常的开心。
“时代周刊?
找我?”
听到霍克的话,徐谨言确实有一些小小的吃惊。
作为一个创刊有60多年的顶级杂志,时代周刊如今在全球都拥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直到后世也是如此。
很难想象,一个美利坚本土杂志社,却从未停止过从大洋彼岸远眺华夏,在他们笔下的华夏人、华夏社会和我们自己了解的华夏人、华夏社会的认知中,总是有些独到之处。
从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的北洋冯将军开始,时代周刊总是透过这些华夏面孔来解析华夏历史,揣测华夏社会走向。
因此,时代周刊选中徐谨言,其实并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
毕竟,徐谨言现在已经几乎可以说是美利坚家喻户晓的文学大师。
他的作品你甚至能在每一个家庭里找到。
所以,不管徐谨言现在究竟有多少人喜欢、多少人讨厌,但你都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如今美利坚最为知名的作家了。
对,没有之一。
“是的,最新一周的销量已经出炉了,突破了一百三十万册!
你再一次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如果吉尼斯有这项记录的话。
所以时代周刊找上你,也并不是令人意外的事情。
所有人都记得,半年前你的肖申克的救赎,周销量突破到了一百万册的历史性记录。
可现在阿甘正传,却已经一周就能卖一百三十万册恐怖程度!
当然,也跟前几天二十世纪福克斯宣布阿甘正传改编的同名电影已经立项有关。
徐,做好将你的知名度再度跨越一个新台阶的准备了吗?”
霍克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仿佛带着某种魔力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