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工匠(1 / 2)

顾衍生咀嚼着侯俊铖的这番话,一时有些分神,过了一阵,忽然醒转过来,笑着问道:“侯掌营,您跟在下说起这番话,不会是想让在下回江南去建立红营的组织吧?”

“小顾先生猜到了......”侯俊铖微笑着点点头:“小顾先生是江南豪族出身,又时常替红营往返江南联络南雷先生和江南士林,如今我们对于江南的世家豪族,还是要以合作为主,您去江南建立组织,多少能受当地官绅的遮护,更何况红营的骨干大多是江西人,在江南人生地不熟,让他们几个人带着几把破刀跑去江南就要开辟一个根据地,那是在送死、在谋杀,是必然做不成的。”

历史上的抗日时期,确实有播撒党员“种子”,然后长出、发展出抗日根据地的奇事,这让许多人都误解了,似乎只要有伟大理想和先进的理念,一个光杆子书记带着一条破枪去搞工作,循环几次就能建立辐射全县地下政权。

但深究起来,这样的传说事迹,完全同封建时代那些不事生产的文人所炮制的“铁杵磨成针”一样,是一种脱离实际、唯意志论的幻想。

以泰安根据地为例,1937年山东省委派遣程照轩、侯德才、赵杰三名党员同志奔赴泰安六区,这便是着名的“三人党支部”,仅靠他们三人,是如何躲过当地反动统治者的捕猎、接触群众、发展起泰安根据地的呢?

答案是不用躲避,因为程照轩即是泰安六区本地人,与当地区长兼民团首领程子源乃是堂兄弟关系,得到了本地“军政首长”的支持,“三人党支部”在泰安六区的抗日救国活动几乎是半公开的,就连根据地最初的装备,都是程照轩串联本地乡绅,从地主那里获得旧盐警队存在盐店的六十多条枪。

实际上,细究当时派往各地发展根据地的党员,基本上都有当地背景,能够发展起来的根据地,无一不是上层路线与下层路线相结合的结果,这便是统一战线的作用。

侯俊铖对此一清二楚,自然不会幻想着找几个红营的骨干跑去江南,立马就能拉起一支队伍来,要在远离红营核心统治区的江南发展根据地,与江南世家豪族的合作是不可避免的,让顾衍生这个顾炎武的嗣子、世家出身的江南土着领导,也更方便红营与江南那些坚定抗清的士林人物达成统一战线。

当然,若是上层路线压过了下层路线,根据地便是无根之萍,历史上泰西根据地便是只与上层的范筑先进行合作,将自己的群众组织完全交给范筑先等人,群众组织大半是由上而下产生的,待到范筑先阵亡,根据地的发展便陷入了停滞之中。

侯俊铖对此也是一清二楚,但他毕竟只是个凡人,有些事他只能不停的提醒,但会不会踩进这个坑里,只能看顾衍生到底有没有将侯俊铖之前的那些话放在心上了。

“侯掌营给在下担了个重担啊!”顾衍生苦笑一声,抖擞精神:“父亲当年说过一句话,‘岁甚登、谷甚多,而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江南富裕繁华之地,却是奴仆遍地、佃地成风,这样的江南......早该清一清了,在下愿意回江南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