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祥有些不明所以,什么叫我是君子,就应该让陛下下旨?难道不是小人才需要陛下下旨!
想了半天,薛祥也想不出所以然,索性摇摇头不再纠结:
[算了!无非为了变法,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要太子不被影响就好。]
方时没有骗薛祥,离开工部衙门后,便直接进宫找朱元璋。
听到方时求见,朱元璋放下手中毛笔:
“方小子刚好来了,先听听他们怎么说。”
“是!”
不一会儿,方时走进来,朱元璋将桌上一本奏疏丢给方时:
“你看看,陕西那边常年缺水,最近又连续几个月没有下雨,特别会宁附近,百姓现在连水喝都没有,想个办法出来。”
“会宁?”
[甘肃会宁?]
方时有些疑惑:“那边百姓不是家家户户都备有水窖?水窖的水也用光了?”
站在一旁宋讷出声回应:“不是所有百姓都有能力建造水窖,而有水的百姓在这种时候也不可能拿出来。”
方时一脸无奈:“臣能想到的是找水,两山交汇处、花草茂密处、跟随蜜蜂等等,一些风水堪舆师也知道如何找水。
一句话就是,官府组织各种人才,各种器具寻找地下水,为百姓打井。”
方时确实没有办法,他总不能炮轰龙王庙。
“你的意思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找水,而不是调动周边府县去帮忙?”
“远水解不了近渴!找寻地下水才是最重要。”
朱元璋不置可否:“你找咱有什么事?”
方时扫了眼在场众位大学士,发现大多都是熟人,也没有犹豫,郑重开口:
“臣想要工部的工匠做些事,请陛下应允,这是奏疏!”
说着,方时从怀中掏出奏疏,躬身举过头顶。
朱元璋接过奏疏快速看了遍,眼中满是疑虑:
“经世致用?你这是让儒家与工匠结合起来,真不怕出门被读书人打死?”
“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此乃晦庵先生所言,天下读书人无不奉为瑰宝,怎么会厌恶。
工匠也学格物致知之学,这不正是圣人所要的教化吗?读书人怎么会不同意圣人的话。
若因此来围殴臣,只能说明这些读书人都是小人,是个不忠不义之辈,枉为儒家子弟。”
“无耻啊!”
朱元璋扫了眼下方众人,长叹一声:
“都听到了吧!要以方小子为鉴,万万不能像他这么无耻。”
说完,再次将目光转向方时:“那是工匠们的立身之本,除了最亲近之人,任何人都不会传授,单靠这些可说服不了。
要是放那些工匠出去,他们转头去蒙元或海外诸国,我大明该如何做?
哪怕工匠们都应下,你觉得户部有足够的钱粮进行钻研吗?”
“单靠这些福利当然不行,若是在这之前,工匠们陷入绝境,他们就会同意,这是两权相害取其轻。
此次钻研的钱粮可以通过与海外诸国的贸易来补足,至于卖国之辈没什么好说,灭族绝嗣即可!”
“行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你先去翰林院转转,明天把章程递到太子那边,让太子决定。”
“臣告退。”